【學習相愛】照顧媽媽前,先照顧我自己

文/張海珠 譯/簡郁璇 |2023.12.24
526觀看次
字級
圖/時報出版提供
不久前,某個去看牙醫的早晨,我和媽媽起了點小口角。媽媽在通話之中憤而掛斷電話,我輕輕地嘆了口氣,覺得胸口快要爆炸了。(示意圖) 圖/123RF
偶爾,我也需要先把媽媽放在一旁,以自己為中心。我深信唯有如此,無論是媽媽或我,才會懂得更珍惜彼此、更愛彼此。(示意圖) 圖/123RF

文/張海珠 譯/簡郁璇

「忍就贏了!」這句話曾經是種美德,但如今它變成最適合找冤大頭的話。事實上,細細咀嚼並檢視這句話的意思,會發現它說得並沒有錯,因為我就沒見過性格急躁或容易生氣的人是不吃虧的。可是,就算是忍耐也必須忍「對」地方,想必這句話並不是說,要忍到生病了才算贏。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最常聽到的其中一句話就是「忍就贏了」,可是我敢保證,我一次也沒有因為忍耐而贏得過什麼。

就算在工作時遭受不當待遇,有人對我出言不遜或做出越線行為時,我都使出吃奶的力氣忍了下來。可是當怒氣爆發時,我想著既然我已經忍無可忍,對方也應該明白我的心情吧,但結果是NO。當我把怒氣釋放出來時,對方反而會認為我是瘋婆子。

當這種事情反覆發生,無形中我也成了隱藏自身情緒,不懂得照顧自己,反而忙著先擔心對方的傻子。有一次我實在是難過得受不了,於是向媽媽訴苦,而媽媽的回答始終如一。

「女兒啊,妳有多忍耐,有多辛苦,就會得到多少補償。」

為了補償這玩意,所以把現在的我推進地獄,這樣做真的對嗎?我不禁產生懷疑,而且也很好奇,媽媽又有幾次是因為忍耐而贏了?碰到那種情況時,媽媽又獲得了什麼補償?

直到過了三十歲,我才開始理解「忍就贏了」的真諦,但在那漫長的歲月裡,我真的以為只要忍耐就都能贏,因此發了瘋似的一忍再忍,直到怒氣一發不可收拾地向上竄,以致當一觸即發的怒火關在體內變成一種不可抗力,最後不得不吐出時,我必須面對「我該不會是患了憤怒調節障礙吧?」的恐懼與害怕。

更多時候,我自己反而因為忍耐而吃虧,或被當成傻子,所以有時我真的很好奇媽媽是否真的有什麼特別的妙招,還曾認真思考是不是要請媽媽幫我特訓。

釐清糾結的情緒

總之,這句話最適用的情境,就是在媽媽和我的摩擦達到頂點時。

不久前,某個去看牙醫的早晨,我和媽媽起了點小口角。媽媽在通話之中憤而掛斷電話,我輕輕地嘆了口氣,覺得胸口快要爆炸了,所以也就沒有再打給媽媽。平常都是我先打回去確認媽媽的心情,先安撫她,但這次我就是不想這麼做。因為我也受了傷,我認為自己的心情才是第一順位,認為此時我的情緒才是理直氣壯的。

如果說我是先檢視媽媽的心情,而沒有先擁抱自己的心,那是在說謊。我只是不想成為長期放著媽媽不管的壞女兒,不想聽到別人說我是不理會媽媽的糟糕女兒罷了。到頭來,在傷口的名義底下,沒能檢視自己內心的時間層層累積,直到最後「砰!」的一聲爆發,導致我陷入無法控制的情緒漩渦中。

子欲養而親不待,因此趁父母在世時要好好盡孝道。這句話說得沒錯,所以我用這樣的視角不斷努力理解媽媽,也因此有許多時候沒能好好照顧自己,無論是生病時或開心時。

可是偶爾,我也需要先把媽媽放在一旁,以自己為中心。直到現在,我才在挑戰如何全然地看著自己,如何盡情地享受這件事,而不是只看著媽媽。

我深信唯有如此,無論是媽媽或我,才會懂得更珍惜彼此、更愛彼此。

(摘自《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愛得深,恨得也深,一趟只有母女才會經歷的真愛旅程》,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張海珠
把心情裝進文字,以日常的語言傳達溫暖的心意,靜靜寫下能成為某人故事中的一句話,全然以心靈撫慰心靈。希望我講述的所有故事,化為善良的光滲入讀者心中,成為能幫助受傷心靈長出新肉的藥膏,成為撢子拂去心靈的塵埃,並再次向這個時代的母親和女兒們傳遞勇氣。另著有《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