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腦瘤的聖杯 創新電場治療

陳玲芳 |2023.12.21
1320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魏國珍副院長(左)與衛教護理師,現場展示說明創新「腫瘤電場治療」裝置,於膠質母細胞瘤病患頭部腫瘤位置貼上四片貼片,即可持續抑制癌細胞分裂。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惡性腦瘤是戲劇八點檔中常見的劇情殺,當發生在現實生活,就成為家庭惡夢的開始。醫師指出,膠質母細胞瘤好發於男性,診斷時的中位數年齡為64歲。由於藥物治療選擇有限,罹患此疾病等於是面臨「絕命終結站」,因此醫界投入大量資源,尋求創新治療的聖杯。

前台灣神經腫瘤學學會理事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表示,今年5月獲衛福部核准即將在台供貨上市的創新「腫瘤電場治療」,打破過往癌症治療困境,讓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五年存活率倍增。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常見的惡性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臨床症狀包括頭痛、頭暈、記憶衰退、語言障礙、認知缺損、感覺異常、肢體無力、癲癇發作,以及嚴重的意識昏迷,如知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資深名嘴陳立宏,皆因膠質母細胞瘤相繼癌逝。

魏國珍說,根據癌登資料顯示,台灣近7年間新診斷膠質母細胞瘤患者數成長近2成3,研究顯示,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即便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同步化療、放療、標靶治療三管齊下,總體存活期仍難超過1年半。由於膠質母細胞瘤異質性高、復發率高且因血腦屏障存在,使得藥物治療選擇有限。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左)與再鼎台灣醫藥總經理黃偉毅,一同慶祝癌症治療領域新突破,創新「腫瘤電場治療」裝置正式登台,點亮「膠質母細胞瘤(GBM)」患者生命新希望。圖/記者陳玲芳


再鼎台灣醫藥總經理黃偉毅指出,創新「腫瘤電場治療」由以色列理工學院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名譽教授 Professor Yoram Palti研發,為一套可攜式醫療裝置,隨時、隨地、隨身抑制癌細胞分裂,宛如一台「惡性腫瘤時間停止器」。因此獲頒譽有以色列諾貝爾獎之稱的開創性癌症治療大獎。

只要在頭部貼上4片治療電極貼片,即可對膠質母細胞瘤發射治療電場,持續控制腫瘤生長。自2011年美國 FDA 核准上市後,全球已有超過2萬5千位患者受惠於此創新治療。

魏國珍說,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使用創新「腫瘤電場治療」搭配化療,患者兩年存活率接近五成,而五年存活率相較單用化療,更從5%倍增至13%,為癌症領域治療,帶來新曙光。

創新「腫瘤電場治療」裝置機身輕巧,僅1.5公斤,為一套可攜式醫療裝置,可隨時、隨地、隨身對膠質母細胞瘤發射治療電場,持續抑制癌細胞分裂。患者可正常生活,保有良好生活品質、認知及情緒。 圖/再鼎台灣醫藥提供

「腦瘤電場治療」僅限於18歲以上病人,可搭配放療和化療搭費使用,目前自費大約一個月花費1萬美金,需 24 小時貼在頭皮上進行電場治療,大約2至3天貼片因頭皮油脂而脫落時再進行替換,後續可至醫院進行斷層掃描,持續追蹤腦瘤控制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