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20後的城市流變 《今浪潮》聚焦高雄

王淑芬 |2023.12.19
474觀看次
字級
以關注2020年以後的高雄面貌為主軸的《今浪潮.高雄2020s》畫展正於高雄文化中心展出。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高雄擺脫過去粗聲粗氣的工業現場,蛻變為一個多元化的都會,高雄美術地景也展現空前的活力。以關注2020年以後的高雄面貌為主軸的《今浪潮.高雄2020s》巡迴展,正於高雄文化中心展出到明年1月21日,歡迎一起從藝術語彙解讀城市新風貌。

《今浪潮.高雄2020s》巡迴展由高雄市文化局主辦,邀藝術家陳水財、鄭勝華及黃文勇策展,首站從高雄出發,展期至明年1月21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三館展出。

陳水財今(12/19)日受訪表示,從高雄市的愛河、亞洲新灣區、駁二藝術中心乃至於美術特區等,都有明顯城市「流變」的印記,很多空間、角落都呈現不同的意象,令人耳目一新。

多名於高雄市活動的藝術家策畫聚焦高雄,透過不同的視角看見城市的進步和美麗。陳水財引用波蘭思想家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的「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概念,描述當代網路資訊社會的流動性特質,作為《今浪潮‧高雄2020s》的策展理念,也提出對當代藝術現象的觀察,以呈現「今高雄」的多重景觀。

陳水財說,21名畫家合展42件作品都是展現環境流動的意象,充滿活力的當代藝術家,以多元的手法和媒介碰觸各種社會議題,藝術語言也顯露微妙的變化,值得細看並品味城市的蛻變。

他表示,畫家以輕盈、奇幻、迅捷的藝術面向展現藝術面貌,每一幅都能看到城市的「流變」。參展藝術家為陳水財、洪根深、蘇信義、盧明德等共21人,有資深、中壯與青壯等3個世代的藝術菁英。

圖/記者王淑芬

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指出,高雄充滿城市魅力,有創新求變的海洋性格,也是孕育藝術創作能量的地方。藝術家不斷尋求突破創新,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對座城市文化的全面性關照,讓人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創作能量,也顯露出高雄美好的藝術環境。

圖/記者王淑芬

12月23日下午有一場「透風起湧—高雄一百道浪」座談會,於高雄市文化中心文藝之家舉辦,有藝術家與策展團隊的創作經驗分享,歡迎參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