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富盛:廢棄物回收台列前段班 零廢棄仍是挑戰

吳亭頤 |2023.12.19
345觀看次
字級
環境部長薛富盛表示,資源循環創新研發補助計畫以往經費編列5000萬元,今年度獲國發會增加5000萬,明年經費將提高為1億元。圖/環境部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環境部今天辦理112年「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果發表會」,以擴散資源循環創新研發成效;環境部長薛富盛表示,資源循環創新研發補助計畫以往經費編列5000萬元,今年度獲國發會增加5000萬,明年經費將提高為1億元。

環境部說明,為鼓勵提升資源回收處理新技術、加強資源循環驅動力及再利用品質與產值,創造我國資源回收處理高價值,環境部每年公開徵求「資源回收創新研發補助計畫」,自101年起至112年已補助199案,本年度補助21案,共計4975萬元。

今日成果發表會呈現6案本年度具推廣價值的創新研發計畫進行成果分享,包括「綠色循環自行車用輪胎」、「租一盞永續的照明」、「再生纖維循環衣,減碳可達15%」、「廢棄物多元高值化發展途徑」、「紡織再生原料追蹤技術」、「廢棄尼龍織物再生技術」。

現場擺放今年度21個創新研發補助案成果海報及實品展示,其中「再生纖維循環衣,減碳可達15%」,由財團法人綜合紡織研究所以全生命週期評估的方式,比較「 80%再生寶特瓶及20%廢紡織品再製的循環衣」與原生纖維製衣的環境衝擊,再製循環衣的全球暖化指標可降低達15%,

環境部長薛富盛表示,針對資源循環創新研發,以往都編列5000萬元,今年獲國發會增加5000萬給環境部,明年經費將提高為1億元,鼓勵各界創新研發,希望外來應用在產業實務,解決現實環境、資源循環的議題。

薛富盛提到,此次去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與各國交流,台灣在廢棄物回收的表現是世界前段班,目前家戶垃圾回收率57%左右,事業廢棄物回收率約87%,但要達到所謂零廢棄還是有一點挑戰。

環境部指出,明年度提出的資源循環創新研發補助計畫,挹注經費將提高為1億元,補助範圍除了公告應回收廢棄物以外,擴大至整體廢棄物資源循環,將就產品綠色設計、再使用、維修、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處理等各階段進行創新技術研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