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碳有價時代來臨,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十二月二十二日啟動首批碳權交易,金融、製造業有意搶頭香,包括中鋼在內等業者規畫購入約五百噸碳權,用於產品碳中和。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八月揭牌,預計十二月二十二日啟動碳權交易,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非洲與南美洲等七國,依據規畫,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五美元(約新台幣一五六元)至十五美元,初期僅限國內法人購買。
碳交所規畫,每天交易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三十分止,買方以台灣法人為限,企業買進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使用上則端視業者各自用途以及供應鏈要求進行安排,未設定「有效期限」。
隨著台灣碳交所將啟動首批碳權交易,不僅傳統製造業、半導體業者有意爭取首批碳權,兆豐金控、合庫金控、第一金控與華南金控等公股金控亦評估買進碳權,購買量也是百噸起跳,用以中和用電、商務旅行等產生的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