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當義工保持社交 充實生活減少孤獨感

陳玲芳 |2023.12.15
1800觀看次
字級
挑戰自己,開展新經驗,如旅行、參加義工服務等活動,都有助於充實生活並減少孤獨感。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族群,長年來對生活無力感的人數,居各年齡層之冠,這是否與高齡人口的「老年孤獨感」上升有關?專家列舉社會孤立、心理健康問題、生活事件和壓力、社會支持四項可能因素,同時提醒長者,除了必要時尋求社會資源,平日也要善用「活到老,學到老」精神,在生活中練習十個方法,幫助自己減少孤獨感。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研究發現,長期感到孤獨的長者,可能面臨較高的健康風險,包括失智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孤獨感,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於年長者而言。

社會孤立 觸發孤獨感

他歸納出以下四種與長者「孤獨感」有關因素:

一、社會孤立: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老年人可能會因身體健康問題、喪偶、親人朋友的離世等原因而感到社會孤立。社會孤立,是孤獨感的一個常見觸發因素。

二、心理健康問題:孤獨感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症和焦慮症。這可能會促使一些老年人尋求心理健康治療,包括服用抗憂鬱藥。

三、生活事件和壓力:生活中的重大變化和壓力,例如退休、喪親、健康問題等,可能會增加孤獨感。

四、社會支持:缺乏社會支持和親情支持,也可能導致孤獨感的增加。社會支持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孤獨,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別是當人們年長且社交圈變小時,孤獨感可能會增加。

培養愛好 學習新技能

除了需要社會和政府機構採取系列措施,包括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援、心理健康服務、宣導精神健康、減少社會孤立等努力外,長者如何面對老後孤獨,心中沒有害怕痛苦?楊聰財醫師提出十個方法,可以幫助年長者「不憂不懼」地應對孤獨。

一、保持社交聯繫:保持與親朋好友的聯繫,參加社交活動,並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有助於減少孤獨感,提供機會建立新的友誼。

二、義工服務:參與義工服務,可以幫助年長者感到有價值和有目的,同時與其他義工建立聯繫。

三、愛好和興趣:培養愛好和興趣,這樣你可以享受自己的時間,並找到其他有相似興趣的人。

四、科技應用:學習使用電子設備和社交媒體,以便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繫,並參加虛擬社交活動。

五、自我關懷:關注身體和心理健康,並尋求支持,如果你感到孤獨或情緒低落,可以考慮諮詢專業心理輔導或治療師。

六、開展新經驗:挑戰自己,學習新技能,旅行、參加新活動,都有助於充實生活並減少孤獨感。

七、設立目標:給自己設立目標,無論目標大小,都有助於提供生活的方向和目的感。

八、接受孤獨:「孤獨」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不一定是負面的體驗。學會接受孤獨,並轉變為一個「自我反思」和「成長」的機會。

九、寵物伴侶:如果適合你的話,養寵物也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減少孤獨感。

十、開放心胸:主動尋求新的友誼和互動,不要害怕與新人建立聯繫,並保持開放的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