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肌少症無力 「椅子瑜伽」助改善 陳玲芳 |2023.12.12 語音朗讀 21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簡詠均醫師教導病人使用握力器測試示意照。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72歲陳奶奶,平時身體硬朗,每天早上都會走路到附近市場買菜,下午也會到公園散步,日前卻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療近兩個月。出院後,陳奶奶的體力明顯變差,不僅需要助行器輔助行走,更是每走幾步就需要停下休息,遂在家人陪伴下,求助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陳奶奶來到簡詠均醫師門診,透過測量小腿圍、握力測試與起立坐下測試,發現她肌肉量少且肌力不足,排除罹患癌症、糖尿病等高風險疾病後,診斷為肌少症。對此,簡詠均也提供四個「椅子瑜珈」動作,以協助長者提升全身肌肉的穩定。簡詠均說,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肌少症盛行率為7%至10%,但可能因為症狀不明顯,導致不易診斷,實際患病人口可能高於統計數據。3面向評估肌少症貓牛式: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處,雙手輕放在膝蓋。吸氣時,肩膀向後張,脊椎向上延伸;吐氣時,背部向後拱起,腹部內收。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肌少症的症狀雖不明顯,但仍有前兆可循,包括行走速度減慢、腿部無力,需要扶手或助行器協助、反覆跌倒等。這些情況,容易造成長者自理能力下降,若自覺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臨床針對肌少症診斷,可從三個面向進行評估,分別是肌肉質量、肌肉力量與體能表現。根據2019年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會議共識,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男性握力小於28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或五次起立坐下測試大於12秒,其中一項低於標準,即可能為肌少症。目前並無肌少症特定治療藥物,主用透過和緩運動與飲食調整來改善;2023年哈佛學者統合分析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練習瑜伽,對其行走速度、下肢肌力與平衡皆有助益。脊椎轉體: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處,單手放在另一個膝蓋外側,一手扶靠椅背。吸氣時,脊椎向上延伸並扭轉上身;吐氣時,維持原位。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簡詠均提供四個「椅子瑜伽」動作,讓長者在安全情況下,提高身體各方面的穩定性。做「椅子瑜伽」身體更穩定1. 貓牛式: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處,雙手輕放在膝蓋。吸氣時,肩膀向後張,脊椎向上延伸;吐氣時,背部向後拱起,腹部內收。2. 脊椎轉體: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處,單手放在另一個膝蓋外側,一手扶靠椅背。吸氣時,脊椎向上延伸並扭轉上身;吐氣時,維持原位。女神式:坐在椅子二分之一處,雙腿打開,腳尖朝外側踮起。吸氣時,雙手向上畫圓;吐氣時,雙手向下畫圓並對掌於胸前。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3. 女神式:坐在椅子二分之一處,雙腿打開,腳尖朝外側踮起。吸氣時,雙手向上畫圓;吐氣時,雙手向下畫圓並對掌於胸前。4. 戰神式:坐在椅子二分之一處,雙腳成弓箭步,眼睛正視前方。吸氣時,雙手向上伸展;吐氣時,雙手向前後打開。戰神式:坐在椅子二分之一處,雙腳成弓箭步,眼睛正視前方。吸氣時,雙手向上伸展;吐氣時,雙手向前後打開。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貓牛式與脊椎轉體能夠拉伸上背與頸椎,女神式及戰神式則能訓練下肢穩定,增進全身肌肉的質量與力量。簡詠均提醒民眾,瑜伽雖屬於和緩運動的一種,過程中仍應保持「循序漸進」,初期先以每組2次的頻率練習,再視身體情況,調整每組動作次數。脊椎情況較不穩定者,應詢問專業醫師建議。此外,飲食調整也需注重,建議補充足夠蛋白質,每日攝取量應達到每公斤1克至1.2克,以促進肌肉生長。 前一篇文章 憂黴漿菌、寒流來襲 中醫建議茶飲抗呼吸道發炎 下一篇文章 跨國籍器捐之愛 6旬男換肝迎新人生 熱門新聞 01西來大學宿舍翻新竣工 佛光僧信灑淨祈福2025.08.2502北卡協會送暖 資助教師教學文具2025.08.2503【閃文集】羅蘋的情人2025.08.26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生萬法2025.08.2505南天寺沉浸式體驗 在地宗教教師認識佛教2025.08.2606佛光會區務會議 打造新護國神山2025.08.2507淡江大橋 年底完工2025.08.26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鏡台2025.08.2509苗栗.造橋 炭窯餘煙藏舊夢 百年驛站載鄉情2025.08.2510iPS細胞可治療糖尿病2025.08.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高血壓未就醫 喘不過氣險送命花椰菜小黃瓜都營養 健康不宜靠單一食物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櫻桃含維生素C鈣鐵 助睡眠護血管益處多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全台失智症破35萬人 運動控制三高降風險 作者其他文章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弘道手作編織課 化解長者孤獨毛豆香蕉全穀雜糧 適量攝取改善失眠弱勢童居住困境 盼社會支援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