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宣導民眾關心與認識自己的血壓值,國健署今年委託台灣高血壓學會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規畫以社區藥局為血壓管理站。圖/國健署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時序入冬,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早晚溫差大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之發生的機會。國健署提醒民眾,可透過定期且長期監測血壓值,並搭配722原則,做好血壓管理。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6.8%,且仍有三成民眾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衛福部國健署指出,要掌握自身血壓狀況並不難,為加強宣導民眾關心與認識自己的血壓值,國健署今年委託台灣高血壓學會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規畫以「社區藥局」為血壓管理站。
透過藥師主動對民眾進行血壓測量、健康識能問卷調查,教導民眾使用健康數位工具APP,或紙本記錄自我722血壓值,再透過每個月收集1次個案血壓量測722數值,並持續追蹤管理3個月,協助檢視血壓狀況,適時給予生活型態衛教或醫療轉介。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指出,結果顯示,截至11月底止,共59家藥局參與試辦並收案805位民眾,經3個月追蹤結果顯示,新發血壓偏高個案135位(722血壓值≥130/80 mmHg占16.8%),且僅約4成民眾知道正常血壓值、僅約3成民眾知道居家血壓722原則,經過專業人員介入血壓管理後,兩者皆有效提升至8成。
另外,針對民眾血壓自我管理態度(如願意調整生活型態)及健康管理行為(如開始早晚量血壓、維持理想體重、每月量測自己的腰圍等)也有顯著增加,並有七成七民眾願意說服親友,一起定期量測血壓。
記者會同台專家,左起台灣高血壓學會主委鄭浩民、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圖/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高血壓沒有明確原因,包括年齡、肥胖、遺傳、飲食、藥物和環境等因素,都有可能讓血壓升高,多數人自認無明顯不舒服症狀,而忽略血壓管理。所謂722原則,「7」為連續七天量測、「2」是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清楚掌握血壓狀況,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