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長廊】眷村竹籬笆外

文/焦妮娜 |2023.12.07
576觀看次
字級

文/焦妮娜

隨部隊來台的父親因官階低分不到眷社,就和曾併肩歷經國共抗戰,攜家帶眷走過大江南北的戰友們,在單位附近租了一塊荒廢田地,叔叔伯伯們一磚一瓦搭起了簡陋的土角厝,不到十戶的人家形成了一個眷村竹籬笆外的小聚落,自此跟著夫婿身經戰亂千辛萬苦遷台的軍眷媽媽們,終於有了落腳定居的地方。儘管來自大陸各省講起話來南腔北調,彼此之間卻處得像姐妹般,煮了拿手吃食總會分給別家孩子們,各家孩子更像自家人一樣,吃飯時大家端著碗在大院子裡快樂聚餐,放學後就在門前的晒穀場玩遊戲扮家家酒……在眷村竹籬笆外院落中長大的我們,後來也都成了一輩子互相扶持的至交好友。

記憶中每個月部隊派來發米糧的軍車來到村外,是各家最開心的時刻,只見大孩子手上拿著大、中、小口的眷糧條,排隊等著軍車上的伯伯發米、麵、油,弟妹們嘰嘰喳喳的跟在後面;各家大小領糧後就歡喜的抱著扛著回家去,等待巧手的媽媽做一頓飽餐的美食。然而因軍人收入低且食指浩繁,各家仍會面臨寅吃卯糧的窘境,各家主婦到了月底,只能千方百計挖空即將見底的米麵桶,做饅頭、烙餅、豬油拌飯等等不用配菜的吃食,讓一家老小填飽肚子;有時實在熬不過小孩嗷嗷待哺的哀求,附近在地人開的雜貨鋪就成了救急的補給站。

清楚記得當時每家店鋪裡都會掛一塊板子,上面粗略記錄著姓氏和欠錢數額「○家XX元……」,識字之後去買東西,每每看到我家名列欠債榜首,就覺得羞愧丟臉,總要等到板子上的欠錢還清,我才願意再幫家裡跑腿……至今印象深刻的是,雖然店裡的歐吉桑、歐巴桑講的是我一知半解的台語,對我們這種經常賒帳買菜的外省人家,卻總是和顏悅色,甚至還好心的多給點菜肉,想來也是對這些離鄉背景遊子體貼的心意吧!

回想起童年往事,仍對這些街坊鄰居們心懷感恩,對照現今社會的泠漠,倍覺當時的人情溫暖,真是感觸良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