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活學】城裡城外

文/曾箏 |2023.12.01
265觀看次
字級

文/曾箏

陪母親午餐時,母親提到政府的長照政策對老人家幫助很大,尤其是獨居者,有人幫忙料理家事,實是美善之舉。母親絮絮叨叨地談長照人員,說她人很實在但不太愛乾淨,說她是50+與我年齡相仿,還說起她想結婚,但因社交範圍太小且已有年齡,恐已無法步入婚姻,母親安慰她說不結婚有不結婚的好,清閒又自在,但她說不結婚,很孤獨。

錢鍾書在《圍城》一書裡曾提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我認識的女性多數是同意這個觀點的,也表示如果時光倒流,自己肯定不要結婚,而男性則表示還是要結婚,理由也是怕孤獨。

結婚好或是不好就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屬於辯論題型,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無論前人的經驗或教訓聽得再多,後人仍會覺得自己不一樣,因為自己與對方夠好夠幸運,彼此的婚姻會幸福美滿,縱有坎坷,也能克服解決的。現在喝著咖啡吐露心聲的中年女性,當年也曾年輕美麗過,也曾眼裡有光過;現在充滿嚮往的年輕女性,二十年後,會不會就是今天的中年女性?

年輕女同事若問我結婚好嗎?我都會說有好有不好,然後打住,畢竟交淺不好言深。若是自家女孩問我,我會說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得先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未來與生活?先學會一個人過日子,再來尋找可以併肩同行、風雨同舟的那個人,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倘若覓得之人非佳偶,就當是投資打水漂兒,自身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還能夠支撐自己度過風雨,甚至重新擁有另一片不仰賴他人的蔚藍晴空。

最怕那種自己過得不好,卻想透過另一半救贖自己。婚姻不是數學題,怎麼可能負負得正呢?除非前世拯救過地球,今世對方來報恩。

無論在城裡或城外,「獨立」是核心,能一個人也能兩個人,婚姻便不會是圍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