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舉行的COP 28峰會,希望於氣候變遷和糧食安全議題間取得平衡。圖為非洲塞內加爾日前舉行第3屆婦女氣候大遊行。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峰會本周登場,各國將首度正式評估2015年締結《巴黎氣候協定》迄今的對抗氣候變遷進展,今年會議聚焦「永續農業與糧食生產」,各國會領袖宣布減少甲烷排放計畫,且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將首度提出擘畫,如何讓全球糧食生產遵循《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路線圖,牽動農業投資決策。
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預定11月30日~12月12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舉行,今年是各國簽署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承諾限制地球均溫相較於工業化時代前的升幅在2℃以內,甚至追求把升幅限制在1.5℃內的目標後,首度正式評估在那之後的抗暖化進展,料將加重各國加速行動的壓力。
各國領袖在今年峰會的頭幾天,接連宣布減少甲烷排放的計畫,讓農業與糧食生產更加永續。糧食體系的整體產銷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的3分之1,多數碳足跡都與畜牧業有關。
儘管全球性的氣候高峰會向來會因糧食安全等敏感度考量,避開農產品議題,但今年主辦國阿聯試圖從正式談派以外的管道,推動一些倡議。阿聯已呼籲各國政府簽署宣言,承諾把糧食轉型納入國家減碳與適應計畫。
FAO也將在峰會期間,首度發布促成全球糧食體系,協助把氣溫升幅控制在1.5℃內的路線圖。FAO建議,開發程度最高的國家地區應限制對肉品的過度消費,而肉品消費不足的開發中國家地區也應改善畜牧業品質,並鼓勵開發中國家地區的農民,提高畜牧生產力與供應的永續程度,這些建議將涵蓋糧食浪費與肥料使用等議題。
FAO的指引意在傳遞明確訊息給各國政府,雖不具法律約束力,預料將牽動影響各國政策與投資決策,推動氣候轉型承諾落後其他產業的食品業向前邁進,但富裕國家地區政界向來不願推動目標是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政策,因此對投資圈的影響可能較大。
聚焦於廣泛動物生產的投資人網路FAIRR倡議投資主管康德絲指出,FAO提出的路線圖,有望提供畜牧業者及其投資人「共同的前進方向」,讓企業和投資人更清楚如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