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現代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念佛三昧」與「念佛四感」?(十一)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3.11.26
356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第一、感覺:稱念佛號時,

要有熟悉的親切感(續)


我在上周的文章中提到,很多人在誦經、念佛、禮懺的時候,譬如《八十八佛洪名寶懺》,對於那些並不熟悉的諸佛名號,在某種程度上,就有如「路人甲、路人乙」一般,只是照本宣科、行禮如儀地「念過去」罷了,心中連起碼的「親切感」都沒有,當然也就很難會有什麼感應。

我這麼說,想必會有不少人不以為然,他們會認為自己那麼恭敬虔誠地誦經、念佛,而且至誠懇切地拜佛、禮懺,怎麼可能會將佛、菩薩當成「路人甲、路人乙」,如此地不敬?當然,不會有人在誦經、念佛、禮懺的時候,「有意地」將佛、菩薩當成「路人甲、路人乙」;然而,誠如我所說的,除了少數大家比較熟悉的佛、菩薩名號外,其餘大部分的佛名——以《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八十八佛洪名寶懺》以及《阿彌陀經》中的六方諸佛為例,除非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與「念佛三昧」的深刻道理,否則,難免會有一種生疏的距離感,就有如「路人甲、路人乙」一般。

我以「路人甲、路人乙」這個說法,來比喻大眾誦經、念佛、禮懺時,習焉不察的心念與態度,是基於多年來的實地觀察,絕不是憑空信口而說。同時也是為了幫助大家對於「念佛」法門有更深入的理解,進而能夠落實修持的功夫,而以「路人甲、路人乙」那種「陌生的疏離感」作為一種反差的對照,用來凸顯誦念佛號時,要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這是念佛修行非常重要的基本認知與實修功夫。

我再以一些生活中的經驗與實例,來加深大家對於「陌生感」與「親切感」這兩種相對感覺的理解。當我們走在大街上,或者去逛大賣場、商展或者夜市的時候,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一張張臉孔迎面而來,即使再怎麼清晰,也大都過目即忘,為什麼?因為「陌生」所以「沒有感覺」,心中不起漣漪,自然忘卻。反之,如果在無意間看到了親朋好友的面孔,或者偶遇在新聞媒體上經常出現的人物,心中立刻就會有反應,為什麼?因為「熟悉」,所以就會有某種「親切的感覺」。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需要將這一種由於「熟悉」而產生的「親切感」,運用在誦經、念佛、禮懺的修持上面,這就是我所提出「念佛四感」的第一感:「感覺」,也就是在誦經、念佛、禮懺的時候,一定要有Feeling,也就是對於經文、對於佛、菩薩的名號,要在心中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

那麼,我們要如何能夠培養出這種「熟悉的親切感」呢?大家可能會覺得那些佛、菩薩距離我們那麼遙遠,而且我們也不認識他們,如何能夠培養出熟悉的親切感呢?針對這樣的疑惑,我們可以運用世間法中的生活經驗來思考:撇開歷史人物不談,有很多在當代世界馳名的人士,不論何種行業、也不論在世或者過往,譬如:愛因斯坦、卓別林、李小龍、麥克.傑克森、賈伯斯、比爾.蓋茲等等,其實我們並不認識他們,但是對於他們的名字卻是耳熟能詳,感覺很熟悉。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對諸佛、菩薩產生一種熟悉的感覺呢?

當然可以,其實很簡單而且很自然,前提是要深入地體會《阿彌陀經》中的「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與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的義理內涵,深刻地認知到諸佛、菩薩一直都在護念著我們,就像慈母心中掛念子女一般;即使當我們沒有念佛的時候,佛、菩薩也都一直慈悲地護念著我們。之前,由於我們沒有這樣的理解與體會,所以也就沒有親切的熟悉感;如今,有了這一層深刻的理解與體會,自然就會有一種親切的熟悉感,而且隨著理解與體會的程度愈加深化,這種熟悉感的程度就愈加親切了。

有了上述這一層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之後,接著就是要實地運用在誦經、念佛的實修功夫上了。具體的作法是,以持誦《阿彌陀經》為例,平時要認真研讀《阿彌陀經》的內容,深入理解經文的義理,然後就是對於經中六方諸佛的名號,要培養出一種「熟悉的親切感」;當誦念到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等六方諸佛名號時,同時也要在心中體認到六方諸佛也都在護念著我們,這就是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心法祕笈,實地運用在誦經、念佛的實修功夫上面。(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