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邁入第三十個年頭的行政院新聞局電影「金穗獎」,六月二十六日將舉辦「金穗導演同學會」,承辦單位國家電影資料館廣發「尋人啟事」,號召歷屆得獎導演回來團聚,一起話當年。
金穗獎以培養新銳導演為主要目的,自民國六十七年創辦以來,約有近四百位導演曾經獲獎,如:王菊金、萬仁、蔡明亮、李安、易智言、鍾孟宏、魏德聖、楊力州、周美玲、林書宇等,在影壇也都有相當出色的成績。
電資館此次規畫的「金穗導演同學會」,一方面是為金穗三十周年慶生,另一方面也希望促進電影世代交流,但因金穗獎歷史久遠且資料龐大,有許多導演早已轉行、移民甚至失聯,都使此活動執行難度增加。經過數月以來的連絡,已有不少導演允諾出席,但仍有許多人聯繫不上,包括第一屆得主王菊金。
電資館表示,王菊金在一九七八年以「風車」獲得金穗獎第一屆最佳劇情長片,因充滿實驗意象,被視為研究電影語言的教學之作;後來他拍攝「六朝怪談」、「上海社會檔案」等片,皆受矚目。
當年身為電影系學生的導演柯一正,因為看了「風車」,跑去訪問王菊金,看到王菊金談到電影眼眶泛淚的熱情,柯一正也因此確定自己的電影之路;當柯一正接拍「金穗三十紀念短片」時,便以「尋找王菊金」入題,帶出金穗獎的指標性。
主辦單位呼籲,請金穗獎導演或認識金穗導演的人與電資館聯繫,電話為:(○二)二三九三四二四三轉二八,或上金穗獎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30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