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全國逾3500家學校供應營養午餐,大多以規格CNS國家標準二等以上產銷履歷米作為主食來源,為讓營養午餐的米飯更好吃,農業部農糧署委託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時欣,以科學方法建立食米保存及烹調的標準流程,讓學童們能享受國產好米的美味。
國內校園營養午餐食米來源以公糧米及產銷履歷米為主,但大量製備時,有時會因儲存方式不當及烹煮技巧不佳,無法呈現完美口感。
陳時欣團隊調查全國354家營養午餐供膳超過1000人次學校,分析不同試驗條件的米飯,包含質地分析、口感、水分含量及色澤;結果顯示,依不同年齡層學童的喜好,有不一樣的米水比例,是米飯變好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