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開設族語課程 多元學習了解文史

曾博群 |2023.11.07
287觀看次
字級
花蓮縣立吉安國中太魯閣族語課程安排學生學習傳統的藤編製作。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111學年度起本土語文及台灣手語於國小、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的部定課程同步實施。其中,教育部補助花蓮縣立吉安國中、花蓮縣水璉國小及屏東縣望嘉國小等校運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推動族語,藉此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以花蓮縣立吉安國中為例,該校族語課程搭配世界母語日活動推動文學閱讀,教授太魯閣語的教師黃麗俐導讀太魯閣族語繪本、安排讓學生學習傳統的藤編製作。

阿美族語教師夏月美則教學生辨識阿美族採集的野菜,並邀請《太陽的孩子》導演勒嘎·舒米談族群與土地劇本與電影的誕生;提供學生實際參與的機會,讓族語課程不僅具文化性同時也包含實踐力,該校更積極推動族語認證,讓學生可依年級、階段取得該語言初級、中級認證。

花蓮縣水璉國小學生數僅有30人,由校長呂俊宏推動族語教學及族語認證,除了學生之外,包括校護、幼兒園主任都通過族語中級認證,特別的是在校內更成立「PADAWDAWAY光影劇團」,讓孩子透過戲劇學習族語,了解文化和族群歷史。

屏東縣望嘉國小採取主題式教學方式,將實作融入教學,教師除了日常用語課程及傳統歌謠教唱外,也安排了介紹、採集吉拿富食材並製作和月桃編織等實作課程,該校在各項族語競賽中也屢創佳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