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歷史最悠久表藝雜誌 紙本明年退場

 |2023.11.06
3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雖然國外正掀起一股報紙復甦潮,但傳統紙媒因為數位新聞衝擊,仍面臨生存挑戰。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文學月刊《幼獅文藝》宣告下個月停刊,出刊逾30年、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表演藝術雜誌 《PAR表演藝術》也確定明年3月發行最後一期纸本雜誌後,全面轉為線上網站。由於PAR是兩廳院編預算經營的官方刊物、較無成本壓力,仍選擇停刊紙本,因而出現兩廳院「自毀品牌」的論點,但也有人支持此舉順應新世代閱讀趨勢的做法。

《PAR表演藝術》創刊於1992年10月,創刊時是華人世界第1本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月刊,去年1月起改為雙月刊。劇場評論者耿一偉聽到消息大嘆「可惜」,認為PAR是華人世界第1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聚焦表演藝術的紙本雜誌,更是兩廳院的品牌象徵,取消紙本等於「自毀品牌」。他指出,劇場表演、紙本都是傳統產業,兩廳院若支持表演藝術「就應該支持紙本」,紙本的價值不是網站可取代。

劇團導演鴻鴻則認為PAR的全面數位化是「順應時勢」;PAR改為雙月刊後,評論、報導都無法即時,功能被網路崛起的各種藝評平台取代。就算是官方雜誌,也須時時省思定位,取消紙本後可把更多的資源及心力放在網站。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除了因應新世代的閱讀習慣,取消PAR紙本是為了減碳。兩廳院為此開過數次徵詢會議,發現網站更能符合表藝資訊迅速傳播與同步影音的需求。且能隨時放大字體、語音讀報的網站,也比紙本更能貼近銀髮族、弱勢族群的需求。

劉怡汝表示,PAR目前一期印刷量為5000本,她每次打開存放退書的倉庫,都會想到「我們可不可以少砍幾棵樹?」她也透露,兩廳院編給PAR的預算沒變,停刊紙本減少的費用將全面投入網站。PAR轉型數位後,未來1年仍出版1本紙本年度特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