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淨願相應

文/星雲大師 |2023.10.28
335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靈照法師,俗姓盧,北宋蘭溪人。他幼年雙親俱亡,與長兄一起過日子。靈照年齡稍大時,向兄長請求出家,長兄不許,他再三請求,長兄取來三根藤條對他說:「你若堅持出家,我就用藤條打你,藤條打爛了,我才答應。」靈照聽了,欣然跑進林中,取來成束的藤條,放在長兄面前說道:「如果大哥允許我出家,即使整束藤條都打爛,我也無怨。」長兄見他心意已定,只好任憑他到寶慧寺出家。

靈照為了精進用功,便將枕頭、蓆墊全部撤除,表示不貪睡眠,天天虔誠禮佛誦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誦遍《法華》、《金光明》等經,並熟讀經意。二十歲參加試經考試,因成績優異,主考官特別在放榜時,將他的名字單獨標榜。

靈照受具足戒後,前往錢塘從香嚴妙湛學習天台教觀,再到吳興依止仁岳淨覺學法,後來應邀住持吳山解空寺,接著遷住景德寺;宋神宗熙寧年中,遷住雲間山超果寺,領徒專修淨業。自神宗元豐年以來,每年都舉行佛七,參加的緇素二眾,近兩萬人,念佛的靈驗更多不勝數。

靈照曾夢見西方三聖,他跪問:「靈照一生誦大乘經,希望能往生淨土,不知能否如願?」

觀音菩薩回答:「淨土不遠,有願即生。」靈照得此夢徵,更加虔敬誦經念佛。

有一天夢見普賢菩薩,因而發願塑菩薩像,並發願誦經萬部,以莊嚴淨土。

宋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靈照示現微疾,告訴侍者:「我生西之期已到。」便安然辭世。



釋初參曰:出家求道是為了求解脫輪迴之苦,這是何等的大氣魄,哪裡是一束藤條可以阻擋得了?有這樣的出離心,何愁道業不成就。《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靈照的精勤誦經、虔敬的念佛,教授課徒引領大眾修行,這些即是他所累積的投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觀音說「淨土不遠」,念佛者能一念接著一念的淨念相繼,不僅在臨終時得生西方淨土,也必須活著的時候與阿彌陀佛的淨願相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