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叢林學院啟建「精進念佛五永日」,同學們在大悲殿念佛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啟建「精進念佛五永日」,同學們在大悲殿念佛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10月16日,「精進念佛五永日」於佛光山大悲殿起香,由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學生憶佛、念佛。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星雲說偈》說:「我們不斷的稱念『阿彌陀佛』,其實是要把自己的心,把自己的主人翁叫醒,才是念佛真正的意義。」學長們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學習水陸法會,為人間佛教寫歷史;而留院的師生,也在追頂念佛聲中,繫念彌陀聖號。
大悲殿作為佛光山第一座殿堂,供奉觀世音菩薩,大師在雕刻觀音聖像時,觀音頭上頂戴著自己的恩師──阿彌陀佛。而今我們在觀音、彌陀的誓願中,前者娑婆尋聲救苦、後者領眾至彌陀淨土,幫助行者盡快成佛度眾生,不一樣的誓言,卻串聯起人間修行的善美。
學生心得
當下即淨土
寺院行政系三年級/明仁
第一天念佛,念頭紛飛、分別此彼,因為在意自己的念誦,所以不斷注意著自己的聲音。聽到院長開示:「念佛修持是海會雲集,要與大家共成佛道。」當下發現自己的心胸狹小、沒有大眾,於是在每支香都提醒自己心中有眾、專注當下。所謂「心淨國土淨」,照顧好身口意,內心無有怨恨、不滿,佛號持續不斷,那麼淨土不在他方,就在當下。
拔草除煩惱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蔡慧
精進念佛,發現念頭要不斷淨化,少煩少惱才能真的增加智慧,如果把自己的心念淨化了,極樂淨土就在心中、就在當下。出坡拔草的那一天,關照到過去太執著於糾正他人,而忘記自我反省、調整、淨化;隨著眼前雜草的拔除,慚愧心也漸漸生起,提醒自己增長善根,為法身慧命積累淨土資糧。
原來念的是自己
英文佛學系二年級/林實敏
這幾天念佛持咒,行住坐臥皆是心繫經咒,也開始觀照到自己的起心動念,發現自己期盼著他人主動,自己卻沒有做到主動,因此要從自己主動累積善念才能影響他人。念佛,念的是自己的專注與自性,收攝散亂、善用時間,如是發願,也將功德迴向父母師長與家人。
極樂淨土在人間
專修部一年級/賴妙華
念佛聲中,觀想極樂淨土的種種殊勝莊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精進念佛的同時,發現自己在生活中的起心動念更清楚了,將那些虛妄不實,缺乏願力的心,練習轉為念念覺知,使心中充滿光明。經文中極樂世界的環境,提醒我們要念佛、念法、念僧。佛學院的教育,就是在人間打造極樂淨土,讓學子們在此修學佛法,進而讓更多大眾認識佛法。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