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本初醫師引用研究指出,幽門桿菌不只妨礙胃腸消化道功能,也會引發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 玲芳台北報導】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目前研究發現,幽門桿菌不只妨礙胃腸消化道功能,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也有關聯,民眾不應輕忽其對代謝功能的不良影響。
30多歲林先生,健康檢查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近期也不時有腹脹感,因此就醫,仔細看體檢報告,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還有腰圍超標,血糖、三酸甘油脂偏高的問題,同時也是代謝症候群患者。
康本初醫師表示,近來「代謝症候群」受到關注,一般以腰圍、血壓、血糖、血脂做為標準。代謝症候群患者,常有「胰島素阻抗」問題,指的是脂肪細胞、肌肉細胞與肝細胞對正常胰島素濃度無法產生正常反應的情況,需要更高濃度的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的血糖。
康本初提到,幽門桿菌是多種胃病的致病因子,從胃炎、胃潰瘍、胃癌(腺癌)到胃淋巴癌(MALT lymphoma)都已證實與幽門桿菌相關。至於胃以外的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維他命B12缺乏、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也可能是幽門桿菌造成的變化。
目前研究發現,幽門桿菌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有關,因此建議有上述困擾民眾,及早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呈「陽性」時即應接受「滅菌」治療。 目前檢測幽門桿菌的方法有抽血、呼氣試驗、糞便檢查、胃鏡切片,醫師會依病人情況建議檢查方式。
哪些族群建議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康本初說,胃部長期有不適症狀者,如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等;患有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潰瘍等;有胃癌家族史;家中有人感染幽門桿菌;有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