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11/1起全面納入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陳玲芳 |2023.10.24 語音朗讀 5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衛福部自今年11月1日起,將11月1日起誕生之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路了!衛福部、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等,今(24)日聯袂舉行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發布暨影片分享記者會,呼籲國人關心幼兒健康,支持政府落實「一個都不能少」、「0-3歲幫你一起顧」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衛福部自今年11月1日起,將11月1日起誕生之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鼓勵3歲以下、尚未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家長踴躍參加,讓寶貝們在幼兒專責醫師連續、全面、整合性的完善照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衛福部發展以兒童與家庭為中心,提供全面健康照護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從2020年部分縣市試辦,至2023年全國22縣市均納入,成果包括治療新生兒延長性黃疸逾3千人次、提醒追蹤牙齒塗氟逾10萬人次、發現疑似發展遲緩172人次、通報社會安全網19人次,3歲以前幼童收案人數約16萬6千多人,占全國總數37.6%。圖/衛福部提供劉越萍表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不僅全面照護幼兒健康,更能找出發展遲緩孩子,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同時也能連結社政和衛政服務,發現身處高風險家庭的孩童,發掘社會安全網高風險潛在黑數,避免家暴、兒虐事件。為推廣「11 月1日起,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衛福部特別分享影片「想見你篇」,表達出幼兒專責醫師視角的「想見你」,是想看見每一個寶寶的健康成長,同時也呼籲家長建立正確觀念,不再只是讓寶寶「看醫生」,也要讓醫生能更充分、持續、專責的「看寶寶」!讓專責醫師陪伴寶寶,走過0-3歲黃金發展期。圖/pexels女兒在今年5月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育有3子的楊爸爸與楊媽媽分享,上一次育兒的經驗超過13年了,好像又變成慌亂的新手爸媽。「以前老大、老二接種疫苗、看感冒和打預防針分別在衛生所、診所,資訊和資料都是分散的,現在整合在一起,比較方便。」 前一篇文章 幽門桿菌不只「礙胃」 也會影響代謝功能 下一篇文章 「撥筋」養生「這些人」不宜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2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3【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4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05【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談談蠟筆2025.10.2108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9粉蠟筆與油粉彩差別2025.10.2110大阪佛光人走入社區 結緣清荒神地車祭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身障者揮灑彩筆 勇敢跨越障礙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高年級超進化》 銀髮實境秀29日首播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糖分攝取過量易傷肝 均衡飲食消除脂肪肝 作者其他文章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黑戶寶寶沒健保 公益勸募伸援手久坐、低頭滑手機 NG姿勢傷害脊椎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少子化效應 雙十國慶寶寶驟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