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東西 慶幸堅持住沒跑偏

文/記者王軍偉、陸波岸、吳思思  |2023.10.22
315觀看次
字級
圖/新華社
東西安靜地閱讀書籍。圖/新華社
東西獲得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回響》。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軍偉、陸波岸、吳思思 

今年,大陸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揭曉,廣西作家東西的長篇小說《回響》成為五部獲獎作品之一。這是東西榮獲首屆魯迅文學獎之後,再次斬獲文學大獎。

《回響》產生了怎樣的回響?他如何看待小說的影視化改編?在短視頻時代該怎麼進行長閱讀?曾經的貧困山區緣何能走出眾多作家?如何打響「文學桂軍」的品牌……日前,記者與東西進行了對話。

文學保留在影視劇

記者:您的作品《回響》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您對這次獲獎感到意外嗎?

東西:當然意外。四年僅評五部長篇小說,按大陸長篇小說的產量,一年可能出版發表近萬部,獲得這個獎太難了。

寫長篇小說這麼多年,我也希望得到一些獎項的肯定。我從少年時期起就熱愛文學,至今沒有改變過。二十幾年前,我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後,一直沒有停止寫作。寫作是一個蠻艱辛的工作,並不是高回報的職業,純文學的寫作更是如此。這麼多年來,我很慶幸,我沒有跳槽,沒有轉移我的視線,沒有跑偏,一直在寫作這條道路上堅持下來。如果我不堅持到今天,就不可能獲得這次茅盾文學獎。

記者:今年三月,《回響》以電視劇的形式跟觀眾見面了,您本人也是編劇,您對電視劇播出的效果滿意嗎?

東西:我對電視劇《回響》曾經有一個評價,我說馮小剛導演把百分之七十的文學保留在影視劇裡,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這部小說寫了很多心理活動,我是在探索人寬廣的內心。如果要變成影視作品,它需要外化,這挺難的。但是,馮小剛導演把那些非常精采的內心活動,通過表演或者旁白的形式保留了下來。

短視頻時代的閱讀

記者:在閱讀《回響》過程中,發現您會運用一些網絡用語。您本身是個有「網感」的人嗎?也會去刷短視頻嗎?

東西:我會留意網上的一些東西。而且,我對這些網路語言很敏感,我在小說裡用這種網路語言是因為它精采。好的語言都是人民創造的,現在很多人都在網上創造語言,有些語言的確精闢。只要使用的人一多,被約定俗成,它就是一個經典的語言。

寫作和閱讀累了的時候,我會去找短視頻來看一看,因為它信息量非常大,也能讓我放鬆一下。但是,我很快就會收住,因為刷短視頻很容易上癮。

記者:有人說,短視頻時代培養了人們「短平快」的刺激點,已經很難靜下心來閱讀了。應該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文學、閱讀文學作品?對於閱讀習慣的培養,您有什麼建議?

東西:現在,短閱讀、視頻閱讀對長閱讀確實構成了強烈的衝擊。兩年前,我認為它可能衝擊不了長篇或者純文學或者有思想有質量的作品的閱讀。現在,我有一點悲觀,因為這些短視頻的吸引力太大了。

現在,能堅持長閱讀的是什麼人?是真正愛書的人、愛思考的人;還有專業人士,像我們這種寫作者,必須去了解全世界的優秀作品,必須去了解我的同行,還需要從別的作品裡或者各種歷史書籍中尋找知識的營養。當然,我的閱讀是愉快的,這是我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我覺得閱讀是對我最滋養的事情,所以我能堅持。

對一般讀者來說,有時候他在視頻上看一下怎麼釣魚、怎麼搞笑,他覺得很滿足,因為他工作生活壓力大,回到家裡就想躺下來放鬆一下,明天繼續工作。而閱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無法要求他對閱讀的高參與度。但是喜歡閱讀、思考的人,在經過時間的歷練後,會和不閱讀的人拉開距離,包括知識積累上、認知上都會拉開距離。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