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外露營或住宿,使用蚊帳,是保護自己免受蚊子叮咬的有效方法。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秋高氣爽,秋天天氣晴朗且穩定,除早晚稍有涼意,整天都是適合出遊,到郊區健行散步,或者享受露營野趣的好天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鍾稟彥提醒,除了要補充水分與注意保暖外,在山區或郊外行走,須留意可能的蚊蟲叮咬,或虎頭蜂的蜂螫,做好個人保護措施。
首先,蚊蟲是秋天旅行中的常見困擾之一。目前台灣郊區雖少有登革熱的案例,但仍須小心白線斑蚊出沒,主要症狀包括突發性的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與出疹及搔癢,及警示出血與重症徵兆。
恙蟲病的病媒為恙蟎,恙螨會停留於郊外草叢,伺機攀附到經過的動物或人身上,若遭具傳染性的恙蟎或其幼蟲叮咬,經由其唾液感染恙蟲病,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臨床症狀主要為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
秋天出遊,在戶外觀察大自然生態,也要作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蟲侵擾。圖/pexels
戶外活動防蟲四招
鍾稟彥醫師也提供可防止蚊蟲侵擾的四項預防措施:
1.穿著長袖衣褲、手套、長筒襪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
2.使用蚊帳:在戶外露營或住宿,使用蚊帳是保護自己免受蚊子叮咬的有效方法。
3.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防蚊液體:塗抹含有DEET或picaridin等防蚊成分的防蚊液體。
4.減少暴露草叢環境,離開草叢環境後應儘速沐浴並更換全部衣物,避免恙蟎的附著和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
郊遊避「蜂」不抹香水
夏秋兩季往往是蜂螫通報高峰期,郊外旅遊須小心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出沒與螫傷,虎頭蜂相較蜜蜂有較強的蜂毒性與攻擊性。
在戶外活動時,應避免穿著鮮豔衣物或塗抹香水。因蜂群有領域性,若遇虎頭蜂在附近盤旋,不要試圖驅趕,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以免驚擾蜂隻,引來蜂群攻擊。無論遭遇蜜蜂或虎頭蜂的蜂螫,都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