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談讀書 星雲大師 |2023.10.16 語音朗讀 23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所謂「人不學不知義」,不讀書就不能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做一個好人,所以人人要讀書,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必定有所為。圖/Unsplash 做人要從讀書開始。書讀得好,人才做得好;不讀書,雖然會做人,但是不夠完美。所謂「人不學不知義」,不讀書就不能明白道理,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做一個好人,所以人人要讀書,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必定有所為。讀書要讀什麼?有四點:第一、讀做一個人:當一個人被批評為「不像人」的時候,可以說是名譽掃地了。英國散文家斯蒂爾說:「讀書之於心靈,猶如體育之於身體。體育保持、加強、增進著健康;讀書則煥發、培養和堅定著德行。」讀書能昇華人格、堅定道德,所以一個人要懂得讀書。倘若一個人不懂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不懂得禮義廉恥,人道都不全,更何況是要成聖成賢呢?因此,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像個人。圖/Unsplash第二、讀明一點理:一個人會說話、會做事,但不一定能明理。理是規矩、理則、原則,不是你有錢,就可以恣意妄為,不是你有勢力,就可以任性而為的;理是平等的、共尊的,社會況且講「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何況因果的理則是不變的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世間上最公平的裁決。所以我們要明理,明理比能力重要,比勤勞重要,比一切事都還重要。第三、讀悟一點緣: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因緣組織、聚集而成,即使再好的種子種在田裡,也要有風、雨的滋潤,土壤、肥料的涵養,才能開花結果。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所以佛教常鼓勵人要廣結善緣,一個微笑、一句讚美、一點關懷、一些祝福,都可以建立彼此的緣分,維護已經建立的關係。所謂「緣聚則成,緣滅則散」,當珍惜現前有的因緣。圖/Unsplash第四、讀懂一顆心:人心是無常的、會變動的,唯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所以我們不能只想明白別人在想什麼,也要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拿捏好做人處世、應對進退的分寸,不致因為誤會而壞了好事。人的快樂與否,常在心的一念之間,因此要成就一個自處又能處眾的人生,要了解自己的這一顆心。社會要有秩序,公眾相處要能和諧,人人應做書香人士,家家要做書香人家,成就一個書香社會、書香世界,所以談讀書有四點:第一、讀做一個人,第二、讀明一點理,第三、讀悟一點緣,第四、讀懂一顆心。 前一篇文章 MLB/蒙哥馬利6.1局好投 遊騎兵美冠首戰拔頭籌 下一篇文章 日職/孫易磊頂級速球少見 火腿高層也驚豔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09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翡翠水庫支援發電 台電須付補償費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鄭麗文:讓國民黨羊群變獅群APEC林信義進場與國旗同框陸勝1號操演 女兵不讓鬚眉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