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上女性10中1 補鈣防骨鬆4招 陳玲芳 |2023.10.16 語音朗讀 24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適度的陽光可以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同時強化骨骼;專家建議可於清晨及黃昏時到戶外活動、晒太陽。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響應今年2023世界骨質疏鬆日的主題( BUILDING BETTER BONES THROUGHOUT LIFE),建造一生「績優骨」,及早「存骨本」,是預防骨鬆的不二法門。有鑒於50歲以上女性,約每10人就有1人骨鬆,衛福部國健署特別提供補鈣、防骨鬆4招,提醒女性朋友從日常做起。衛福部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疾病」會使骨骼變薄、密度降低和失去強度,大多數民眾並未注意到自己骨質流失情形,直到輕微跌倒或碰撞後才察覺,因此「骨質疏鬆」防治,絕不能等到「年長」才做,因為人體骨骼在30歲以前達到高峰,之後隨著年齡的增加,骨本(骨質密度)逐年減少。因此,預防骨鬆需從年輕開始做起,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例為8.1%,其中又以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約「每10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此外,調查也發現國人19至64歲國人,每日鈣攝取量不足(505-566毫克),攝取量僅達到建議攝取量1000毫克的一半。30是關鍵 4招存「骨本」起司、黑芝麻、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等,比一般蔬菜含有較多鈣質,專家建議女性可於平日三餐多加攝取。圖/pexels吳昭軍呼籲,從年輕存「骨本」觀念很重要,鈣質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足夠的鈣質攝取,是骨質成長的重要關鍵,所以把握在30歲之前存好骨本,避免逐年骨質流失,造成健康與生命的危害。骨質是由長時間累積的結果,關鍵在於日常習慣的養成。因此,國健署提供4招儲存「骨本」。飲食加運動 補鈣有4招一、均衡飲食:1.每日1.5~2杯乳品:每杯240毫升(ml)的乳品約含240毫克(mg)鈣質。2.攝取高鈣食物:起司、黑芝麻、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如地瓜葉、莧菜等,比一般蔬菜含有較多鈣質(每份100公克深色蔬菜的鈣含量大於75毫克)。登山屬於荷重和肌力運動,有助於女性保「骨本」。圖/pexels二、運動保骨本:運動有助於成長過程中的骨骼生長,並有助於維持成人的骨骼,運動類型以荷重和肌力運動為主,如:慢跑、跳舞、登山、舉啞鈴等。三、適度晒太陽:建議可於清晨及黃昏時到戶外活動晒太陽,適度的陽光可以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同時強化骨骼。四、良好生活習慣:要維持正常體重,並戒菸、酒,才能減緩骨質流失,延後骨質疏鬆的發生。運動類型以荷重和肌力運動為主,如慢跑、登山、跳舞、舉啞鈴等。圖/pexels 前一篇文章 溢赤酸喉嚨異物感 醫生:勿吃太飽、睡前勿進食 下一篇文章 巧克力可減緩經痛? 營養師:多吃這些才有效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3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7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島嶼拼圖】乘著秋風入寶山: 走訪漯底山自然公園2025.11.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灣首款本土咖啡 台農1號亮相BMI太低太高都不好 體脂肪肌肉量是關鍵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攝取益生菌腸保健康 泡菜味噌納豆好菌多 作者其他文章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