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月鳳
我的朋友喪偶,很擔心剩她一人在家,會孤單寂寞。她說早有心理準備,總要慢慢適應,以前一屋子的朋友,現在一屋子書,像個老師時時教我,又有很多線上課程,正愁學習時間不夠。
其實我知道,這一切緣於他的同修往生前,已經做了很深層的道別,而他自己學佛多年,一直沉浸在佛法的薰習中,每個階段都已超前部署。
我想起法師說的故事。將兩組人分別比賽疊骨牌,一組被告知將不定時會有人進入搞破壞,一組則未告知,後來外人侵入時,第一組人馬上又重新排過,積極快速,而第二組人卻發現有很多人受錯愕、怨懟、憤怒、不捨等情緒糾葛,必須等激情過後才能平靜以對,耽誤很多時間才想到要重排,當然落後。
我這學佛的朋友深諳其中「念死無常」的道理,知道人與萬物一樣,不預期就會消逝,所以能淡然面對無常,而今面對失去良伴,面對驟然而至的風雨摧殘,依然能快速走出傷痛,實覺有正教信仰真好,無論外境如何改變,心靈自有寧靜祥和的歸依處,更加體會:決定生活快不快樂,是心境而不是環境。
我特別愛買書,尤其紙本的書,握在手中,就覺無時無刻擁有了正向啟發,它將忠實陪我輕盈邁向璀燦未來。偏偏嫁的是中文系的先生,他更愛書,所以我家的書房除了我偏好的散文雜記、心靈叢書近千本,摻著幾本當初念醫護現在已經看不懂的原文書,學佛之後的各項經書,就是先生的藏書,大部頭的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中國文學史》、《資治通鑑》等成套成冊,洋洋灑灑的占據主要位置。
除兒女的書藏在各自房間的書架外,書櫃也從四面圖書,延伸到佛堂的整面牆,何況外子一直以來都闡揚知識分子最起碼必須支持文化事業,所以雜誌、期刊更是一月一期的接踵而至,如果書架能言,必抗議擠得過頭。
退休後,檢視周遭,才學會斷捨離,將有時效性的雜誌,過時的教科書與教案,每日必讀的兩份報,分次投入資源回收,聯絡各圖書館是否接受捐書?秉持「與其死方捨,何若生盡施?」期能慢慢進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而隨手拿取翻閱的書,卻能豐碩我的心靈,站在巨人的肩膀,登高望遠思維不僵滯,情緒不激進,能帶給我無比的身心輕安。
面對人生每個階段的功課,都要超前部署,與書為伴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