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頭痛學會日前舉辦「2023偏頭痛影音徵稿大賽頒獎典禮」,公布「123頭痛Free」影片創作徵稿比賽的獲獎名單。學會理事長陳韋達(左)表示,今年「123頭痛Free」主題,是希望民眾能記住台灣頭痛學會的口訣。圖/台灣頭痛學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有鑑於台灣偏頭痛病患「病識感」不足,為了提升對偏頭痛的認識,台灣頭痛學會每年都舉辦結合偏頭痛主題的徵稿活動。理事長陳韋達表示,今年「123頭痛Free」的主題,是希望民眾能記住台灣頭痛學會口訣:「每周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周止痛藥吃超過『2』次頭痛可能惡化,預防偏頭痛有『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
台灣頭痛學會日前舉辦「2023偏頭痛影音徵稿大賽頒獎典禮」,公布「123頭痛Free」影片創作徵稿比賽的獲獎名單,希望透過影片創作,傳遞關於偏頭痛的正確知識,並呼籲社會重視偏頭痛為身心帶來的威脅。其中,描寫偏頭痛影響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的「跟偏頭痛分手」取得評審一致好評,榮獲第一名,而第二、第三名則分別由動畫片「美美公主與她的偏頭痛惡龍」以及改編西遊記的「比妖怪更麻煩的事」拿下。
陳韋達說,《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指出,過去30年來,偏頭痛高居導致失能疾病的第二名,在50歲以下青壯年族群甚至位居第一,影響全球10%-20%人口。台灣約有高達200萬人患有偏頭痛,男女比例約為1:3,尤其容易出現在20-50歲女性族群,不僅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頻繁偏頭痛患者,更容易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有更高的憂鬱症、精神疾病風險。
他表示,偏頭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社交等活動,但在頭痛學會2021年問卷調查4中,有七成台灣人不知道偏頭痛是一種「疾病」,更有半數的人不知道偏頭痛可以主動進行「預防性治療」。
陳韋達分享,一般民眾發生偏頭痛時,多會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但有些人偏頭痛發作頻繁,若只使用止痛藥治療,會發現「愈吃藥效愈低」,最後要連吞很多顆止痛藥,才能把偏頭痛「壓」下來。而這樣處理偏頭痛的後果,可能會導致偏頭痛症狀惡化,或甚至引起「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