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補營養防「初老」6種症狀小心中招 陳玲芳 |2023.10.09 語音朗讀 5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營養師表示,多喝水促進身體代謝,與透過飲食補充營養,可以擊退「初老」症狀,重拾青春、活力與健康。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年過三十,別以為你「還年輕!」營養師提醒,古人說「三十而立」,現代人卻因為後天環境因素,導致各種疾病「年輕化」,連帶使得三十歲以後的身心狀況,也開始變得不穩定。高敏敏營養師特別歸納出六大「初老」症狀,請大家看看自己「中了幾招」?也該檢視一下日常需要注意的營養有哪些?只要趕緊透過飲食補充,就可以擊退初老症狀,重拾青春、活力與健康。一、「記憶力衰退,常忘東忘西 」:可能缺乏營養素「卵磷脂+魚油」。當腦部缺乏營養就會加速老化,也會使得腦部活動力降低,多吃深海魚類可補充Omega-3,其中的DHA可以活化腦部細胞。此外,大豆類製品的卵磷脂,是神經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多吃不僅能提升記憶力,還能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狀。大豆類製品的卵磷脂,是神經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多吃不僅能提升記憶力,還能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狀。圖/pexels二、「排便不順,腸胃卡卡」:可能缺乏營養素「纖維+好油+水」。以上三者,缺一不可。每天應攝取5份以上蔬果(衛福部建議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為25-30克/天)並適量添加優質脂肪,例如酪梨、堅果類以增加糞便的潤滑度。當然,每天也要喝至少1500~2000cc白開水,並搭配運動,幫助腸胃蠕動。植物性優質脂肪,例如酪梨、堅果類,都是很好的膳食纖維營養素。圖/pexels三、「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可能缺乏營養素「蛋白質+鋅+植化素」。製造免疫細胞,需要蛋白質參與,應選擇優質蛋白質,如豆類、魚肉,鋅有助於生長發育、維持免疫系統,不同顏色蔬果,具有不同的植化素功效,能夠有效抗發炎、抗老化。四、「關節卡卡,活動較不靈敏」:可能缺乏營養素「魚油+葡萄糖胺」。關節的軟骨,會隨著正常老化,出現磨損情況,有時可能是生活姿勢不良,導致關節承受過度壓力。魚油含有抗發炎效果,可減少關節發炎的疼痛不適。也可多攝取葡萄糖胺(為軟骨基質、關節液主成分之一),如透過甲殼類或山藥、海藻等食物攝取。圖/高敏敏營養師提供五、「時常腰痠背痛」:可能缺乏營養素「鈣+維生素D+鎂」。人體因爲老化,導致骨質流失,這是很正常的。但若沒有及時補充,隨著年紀增長,老年將會提升骨折風險。可以透過多喝牛奶補充鈣質,多吃黑芝麻、多晒太陽,增加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而綠色蔬菜,也有幫助「神經傳導」及「肌肉運作」的功效。有足夠的肌力,才能支撐起全身的骨骼。六、「新陳代謝變差」:可能缺乏營養素「維生素B群+C+水」。維生素B在消化食物、製造能量、新陳代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有效將脂肪、碳水、蛋白質轉變為能量;維生素C可減少自由基的傷害,幫助膠原蛋白等組織合成;水就更不用多說了,想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就是足夠的飲水!」還有,調整良好的睡眠作息,配合適量運動,可以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與身心平衡。調整良好的睡眠作息,配合適量運動,可以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與身心平衡。圖/pexels營養師高敏敏提醒,人體「老化」是正常現象,但我們可以從青壯年起,就透過注意每天攝取的營養,來減緩老化症狀,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前一篇文章 患者濫用止痛藥 醫推偏頭痛123口訣 下一篇文章 亞東院慶國際研討會 數位醫療創新交流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食物燒焦、蔬菜久煮 烹調不當破壞營養素農試所研發 咸豐草茶飲隨手包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 作者其他文章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