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文化場址入遺 黑暗觀光意義獲認可 編譯/潘楠慕 |2023.10.08 語音朗讀 5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巴格達休閒園區停泊在底格里斯河的遊船。圖/法新社柬埔寨貢開瑪雅式金字塔遺址列世界遺產。圖/法新社巴格達街頭正在整修道路。擺脫多年戰亂,巴格達期待投資帶來新生機。圖/法新社前阿根廷海軍機械學院遺址。圖/美聯社盧安達大屠殺遺址比瑟瑟羅。圖/法新社盧安達大屠殺基加利紀念館。圖/法新社丹麥維京時代環形堡壘群列世界遺產。圖/法新社前阿根廷海軍機械學院。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9月底召開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新增42處世界遺產,其中6處位於非洲,是非洲在單次會議中新增最多。另外,兩處盧安達大屠殺遺址,以及阿根廷獨裁統治時期的非法拘禁中心,獲登錄世界遺產名錄,賦予參訪負面文化遺產的「黑暗觀光」(dark tourism)歷史與教育內涵。今年50處候選地點有42處申遺成功,包括33處文化、9處自然遺產,其中15處位於歐洲、12處在亞洲、非洲有6處、美洲6處、3處位於中東。總計迄今全球共有1199處世遺,分布在168個國家地區。聯合國指出,加上新增的6處,非洲世遺累計突破100處,「是非洲遺產決定性的一年」。盧安達首次申遺成功就連中雙元:紐恩威國家公園(Nyungwe National Park)以及種族大屠殺紀念地:恩亞瑪塔(Nyamata)、穆拉姆比(Murambi)、吉索茲(Gisozi)和比瑟瑟羅(Bisesero)。發生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估計有多達100萬人遭殺害,這4處紀念遺址中,恩亞瑪塔、穆拉姆比為屠殺現場,而位於基加利的吉索茲山丘,埋葬著25萬名受害者,比瑟瑟羅的紀念碑則是紀念抵抗加害者而喪命的人。盧安達大屠殺倖存者協會「記憶」(Ibuka)執行祕書阿希沙基耶(Naphthali Ahishakiye)對申遺成功表示歡迎,「這將讓這場種族滅絕更為世界各地所知」;政府發言人瑪科羅(Yolande Makolo)說:「這項歷史性決定,有助於捍衛記憶、力抗否認論,強化全球防範種族滅絕。」阿根廷海軍機械學院(ESMA)遺址也在今年被列入世遺名錄。ESMA在1976至1983年阿根廷獨裁統治時期,被當做非法拘禁中心,對異議人士實施酷刑,估計5000到3萬人在此遭凌虐後失蹤。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Alberto Fernández)表示,「海軍機械學院承載著國家恐怖主義最糟糕的一面」,「這段記憶必須鮮活地保存」,讓阿根廷人不要忘記或者否認。儘管這並非聯合國首次將這類侵犯人權事件場址登錄世遺,此前已有波蘭的前納粹德國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被列入,但這或許是對所謂「黑暗觀光」在文化旅遊所扮演角色,遲來的認可。黑暗觀光指參訪曾經發生重大死亡、災難或殘暴事件的旅遊活動。這類地點往往具有敏感性,而使黑暗旅遊受到爭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的會議,一度爭辯世遺名錄是否適合紀念暴行、衝突相關場域,而曾暫停新增這類遺址。不過今年初會員國認可,將這些遺址納入世遺候選名單,因為這類場址「能夠在建立和平上扮演關鍵角色」,而這正是教科文組織的一個主要目標。重振古城活力 巴格達大興土木曾經長年處於戰亂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現在正大興土木改善基礎建設,希望爭取外國投資,重振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不過,政府斥資積極重建國家,得先解決貪腐以及官僚作風等多年沈痾。「對投資而言,伊拉克是富饒之地」,巴格達最近新開的一家複合式休閒園區執行長哈珊(Falah Hassan)說。哈珊的休閒園區位於底格里斯河畔,所在地曾是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的其中一座宮殿,去年底開幕。卡達在巴格達的第一筆重大投資案:結合高級飯店和住宅的住商建築於8月底破土。原油豐富的伊拉克2017年擊敗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後,恢復得來不易的穩定,總理蘇達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去年10月上任便積極重建,展開水源、電力供應、重新規畫城市街道等基礎建設工程。伊拉克今年通過的2023年到2025年預算,投入重建的年資金將達到37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是2022年的3倍。不過,專家警告,巴格達這些新開發案資金的背後,有隱含「髒錢」的疑慮。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中東研究員夏克里(Hayder al-Shakeri)指出,近年伊拉克政治精英和他們的商業朋友,偏向將財富投入本地開發案,「當做不法所得的庇護天堂」。這是伊拉克政府為了吸引投資,得致力改變的一個現實。蘇達尼9月底出席聯合國大會時,矢言「我國最高優先要務,就是打擊貪腐成風的問題」。入列世遺 物種獲最高級別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名錄」往往以其文化、歷史意義為人所知,不過,目前全球1199處世遺承載了超過20%的物種數量,列入世遺將獲得最高等級的保護,對於保護這些地方的生物多樣性至為重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近日發表報告指出,估計目前全球世界遺產僅占地球表面1%的土地,卻擁有已登錄物種數量的20%以上。捍衛這些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對於實現《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目標不可或缺。教科文祕書長阿祖萊(Audrey Azoulay)說,這份研究顯示,世遺不僅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對於保護地球生命多樣性、維持基本生態系統、因應氣候干擾也至為重要」。這份報告指出,世遺地點擁有超過7萬5000種植物,3萬多種哺乳類、鳥類、魚類、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成為促進科學知識發展的最佳自然觀察站,也提供源源不絕靈感,啟發新的環保倡議。以今年獲選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剛果共和國「奧札拉-科科阿森林高地」(Forest Massif of Odzala-Kokoua)來說,該地保留大規模後冰河時期,稀樹草原生態系統重現森林的過程,也是中部非洲其中一個非洲森林象最重要棲息地,並有豐富的靈長類動物,具有重要生態意義。聯合國指出,世遺名錄所根據的《世界遺產公約》,為全球一些最重要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提供最高等級的國際保護,這些保護區庇護超過2萬種瀕危物種,因此,對於這些物種而言,登錄為世遺,成了「最後一道防線」。 前一篇文章 外來基因驚喜建功 孤狼改善森林生態 下一篇文章 衛星網路助攻 亞馬遜原民走入數位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啃石頭維生 太空長征糧食有解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 作者其他文章啃石頭維生 太空長征糧食有解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