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智慧】父親的幽默陶冶,受用一生 文/黃越綏 |2023.10.08 語音朗讀 5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父親90歲大壽。不論年紀,他老人家總是充滿智慧,幽默看人生。圖/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我在外地住宿,同學們經常都會收到好幾頁沉甸甸的家書,但我收到的永遠都是明信片一張。(示意圖)圖/Pexels圖/臺灣商務印書館提供 文/黃越綏他教會我們,要用幽默的角度去看事情;他說,幽默不是鄉愿的妥協,更不是尖酸刻薄的批判。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遇到的一些糗事,不論是令人啼笑皆非還是欲哭無淚的,對我個人而言,或多或少都帶有些黑色幽默的成分在,既是人生歷練中難得的素材,更能提供自我省思的機會,且往往終生受用。父親是屬於悲慘世界中悲劇的英雄人物,而他的幽默感,對於我的人格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力。他教會我們,要用幽默的角度去看事情;他說,幽默不是鄉愿的妥協,更不是尖酸刻薄的批判。他認為用幽默的態度來自嘲或諷刺人世間的生活百態,是需要有智慧的想像力,不但要比阿Q的逆來順受更有尊嚴,而且要比修行的人更有創造力。父親話不多,用字遣詞更是簡單扼要。他最常對我們耳提面命的就是「言多必失」。念大學時,我在外地住宿,同學們經常都會收到好幾頁沉甸甸的家書,但我收到的永遠都是明信片一張。我也曾嘗試著用「山不過來我過去」的策略,企圖給父母寫幾封文情並茂的長信,希望影響或感化他們與我禮尚往來。由於母親從來不親自回信,都是由父親全權代勞,偏偏父親又是個既不囉嗦又十分節省的人,他認為親情之所以可貴,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盡在不言中」,家書既然非官方正式公函,又何須浪費紙張。對他而言,顯然一張明信片就可搞定的事,沒必要矯情地把信寫好後,又得買信封再貼上郵票寄出。如今回想起來,還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行事風格,簡直就是現在的LINE了。記得有一回,透過長途電話得悉母親重感冒且病得滿嚴重的,於是不放心地寫信回去關心。結果一個星期後才收到父親寄來的明信片。想像中,此次的明信片至少內容應該會含括些與母親病情、診斷、治療和成效等相關的描述才是!豈料,收到父親的回信,卻全文如下:「母癒勿念,保重!」扣除逗號仍是六字箴言。用幽默化解調侃但也因為如此,害得我在宿舍裡,我的家書竟然變成了眾人的通書。由於父親的來信字數總是掌控在二到十五個字之間,因此宿舍裡的好友們,還曾拿來揶揄、打賭。甚至,還有同學認為父親太酷了而效法之,也嘗試用明信片寄給她的父母,上面寫著:「女十分拮据,請快接濟!」結果,除了被其雙親痛斥一番外,還認為太沒有誠意,於是也回了封明信片,上面寫道:「請向政府單位或慈善機構求援。」記得有一次,四弟返鄉探親,看到曾經被譽為政壇老將的父親,退休後竟變成了家庭主夫和老宅男,不再過問國家、社會大事,反倒忙進忙出,只為了煮中飯。他看不過去,於是趁父親出去買菜時,在牆上的白板寫下「自閉症」,來揶揄父親。不一會兒,父親從外面返回家中,看見白板上斗大的三個字,他一點也不介意,笑笑地拿起筆,只把「自閉症」中的「閉」字,抹去其門中的「才」字,而改成「市」字,就變成了「自鬧症」。然後跟四弟說:「這就是你的症狀。」一向辯才無礙的四弟看完哈哈大笑直說:「到底薑是老的辣。」(摘自《黃越綏的意外人生:與壓力共存的人生哲學》,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作者簡介黃越綏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專業兩性與家庭諮商師。1995年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並籌設收容中輟未婚媽媽及其子女的「麻二甲之家」,讓弱勢單親在生命的轉彎處擁有重生的力量。著有《高齡快樂學》、《黃越綏的解憂攻略》等作品。 前一篇文章 【自在過活】人壽極限120歲 下一篇文章 【寓言故事】不會變大人的小王子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小說賞讀】引路人:特納【職場心法】同理自己 也同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