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境保種中心 用綠電搶救瀕危珊瑚 文/朱莉雅 |2023.10.07 語音朗讀 13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達海洋志願服務人員,一半以上通過CoralNet(國際珊瑚礁監測網絡)資格,占全台7成合格者以上。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台達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為投入更多珊瑚復育工作,考取潛水員證照。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珊瑚育苗成功後移植保育區,可望於年底提前達成千株復育目標。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台灣珊瑚白化情況相當嚴重。圖/greenpeace台達集團創辦人暨台達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左2)、與海科館館長陳素芬(左1)合作成立潮境珊瑚保種中心。右1、右2為張楊乾、郭珊珊。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考取專業證照前,要先通過CoralNet辨識影像拍攝訓練課程。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每年農曆3月是墾丁、小琉球珊瑚繁殖高峰期,大量粉色珊瑚卵漂浮海中,相當浪漫。圖/墾管處提供潮境珊瑚保種中心是24小時全自動營運的溫室。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台達集團攜手海科館,3年前便已展開珊瑚保種工作。圖/台達電子基金會提供 文/朱莉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基於企業ESG永續理念,近日和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科館)合作,打造用綠電、智慧燈控及溫控,最適合珊瑚生存的「潮境珊瑚保種中心」,積極搶救20種台灣近海瀕危指標珊瑚,將有助於珊瑚復育效率大增。創立52年的台達電子公司,主要業務在於為全球提供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台達長期關注環境議題,除成立基金會倡議環保減碳,更藉由「低碳生活Blog」提供新資訊、新策略,秉持「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理念,持續開發節能產品及解決方案、提升產品的能源轉換效率,減輕全球暖化對人類生存的衝擊。暖化使珊瑚面臨滅絕研究顯示,地球再升溫超過1.5℃,全球恐將有70%至90%珊瑚面臨滅絕,1/4的海洋物種失去棲地,其中,海洋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重要指標之一,便是珊瑚生態的多樣性。據統計,台灣目前已有超過百種珊瑚瀕危,台達電子基金會自2021年起與海科館合作,展開瀕危珊瑚復育工作,復育方法主要有兩大項,一是在海底打造珊瑚苗圃,用於生產和供應大量珊瑚;二是由台達企業的志願服務同仁下海採集珊瑚精卵。科技打造溫室保育房今年,台達更投入上千萬元,在基隆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八斗子潮境公園內),整建完成「潮境珊瑚保種中心」,打造高效珊瑚養殖系統、智能樓宇控制系統等,預計挑選指標性的20種珊瑚加以保育,目前已先納入12種。台達品牌長郭珊珊表示,保種中心採用台達技術建置軟硬體,溫室內從能源管理、排風優化、空品監控、燈控系統到智能環控等,皆以綠電、智慧燈控又溫控,全天24小時全自動營運。再生電力零碳綠能源也就是說,台達善用自身具備的工廠、樓宇自動化技術,選址於台灣東北角的海洋保護區(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基隆海域),為瀕危指標珊瑚,打造亞洲首座100%使用再生電力營運,零碳、舒適且適合生存的「珊瑚諾亞方舟」。此一珊瑚溫室,由系統自動調燈,從藍光變白光,仿自然日照變化及適量LED藍光照射,讓珊瑚成長效率大增40%。「過去3年的實驗過程,珊瑚是租用九孔池裡復育,現在終於能移植到海科館場館、擁有專屬溫室,而且效率更佳。」復育1萬株未來可期郭珊珊表示,由於潮境保種中心緊鄰著海洋保育區,百坪大的保種中心可養殖約6000株珊瑚,再加上海底珊瑚苗圃的上千株珊瑚幼體,未來3年預計可復育超過1萬株珊瑚。「今年保種中心已達標孕育了3000株,海下珊瑚苗圃則預計要種1000株,」郭珊珊說。台達集團將額外捐贈每年約22萬度綠電供珊瑚復育,助百坪大的保種基地以100%再生能源營運。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指出,珊瑚復育攸關人類未來的存亡,很幸運找到海科館、選址基隆、配上台達的服務,未來台達將全力把這件事做到好。具證照的海洋志願者台達電子基金會企業內,共有60位海洋志願服務者,其中有30位考取了全球性珊瑚復育組織CarolNet的證照,長期義務監測台灣海域珊瑚生態,並上傳影像資料至全球珊瑚網絡資料庫。除考取專業證照的同仁外,台達電子企業內其他30名海洋志願服務者,也須下海工作,就連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也同樣得親自下海為珊瑚刷藻、採集耐熱珊瑚精卵等。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這不僅是台灣首座結合海洋保護區的珊瑚保種基地,也將成台灣重要的海洋環教場域,民眾只要預約參觀,就有海科館研究人員及台達企業的志願服務者講解復育任務。「希望保種中心能成為珊瑚的庇護所,延續海洋生態能有更多樣態且長遠發展。」陳素芬對珊瑚保種中心充滿期待。珊瑚成長條件嚴苛潮境保種中心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及易受害珊瑚名冊,目標保存20種指標珊瑚物種,目前已有腎形盤珊瑚、星形棘杯珊瑚、繡球雀屏珊瑚…… 經分子生物鑑定為首批保存物種,並利用台達微米級電腦斷層掃描儀器(Micro CT),建立瀕危與易受害珊瑚的碳酸鈣骨骼資料庫。台達基金會也持續與海科館及保育團體展開教育推廣計畫,讓更多民眾可以藉由參與保種中心開設的珊瑚復育課程,就近認識珊瑚生態系對台灣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及早調適地球暖化對台灣生態所造成的衝擊。台灣曾是珊瑚王國,事實上,適合珊瑚礁形成的環境有許多條件要求,包括淺水域(0~50公尺)、正常的海水鹽度(千分之32~38)、暖水溫(年平均海水表溫在22~26℃)、充足的日照、清澈的水質、高氧氣濃度和低營養鹽濃度等。由於珊瑚成長受到諸多條件限制,世界各地的珊瑚礁多分布在南北緯25度之內熱帶或是亞熱帶的淺海,尤其是赤道附近。著名的澳洲大堡礁,延綿2000多公里長,是世界上最大的堡礁。至於台灣珊瑚礁的分布,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四面環海,黑潮帶來溫暖的水流,海水溫度終年適合珊瑚的生長,因此,沿海只要有堅硬底質的地方,大多有珊瑚分布,而在這些地方,如果建造作用大於破壞作用,就會形成珊瑚礁。其中建造作用就是指造礁生物(主要是石珊瑚)堆積碳酸鈣的速率,而破壞作用則包括生物和物理的侵蝕作用。但由於台灣島西部海岸多河口,河流帶來大量的沉積物使海水混濁,並不適合珊瑚生長,只有在無大型河川出口的海岸或離島,才有珊瑚礁分布。台灣珊瑚礁發育較好的地方是台灣南部的恆春半島、綠島、蘭嶼和小琉球的沿岸海域,這些海域也是珊瑚礁生態系分布的主要地點,而東部、東北角及澎湖群島的沿岸海域,則僅有零星分布的珊瑚礁。 前一篇文章 賈維茨會展中心 綠屋頂扭轉惡名 下一篇文章 難以重塑 保特瓶回收陷困境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8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穿迷彩裝的偽裝大師 葉尾壁虎裸海蝶 天使外形 魔鬼食性河狸看不下去!免費為捷克蓋好一座水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