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2佛學思想88】地宮

文/星雲大師 |2023.10.01
719觀看次
字級
假如沒有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就不會知道這些佛教遺址究竟在何處,也就沒有辦法與世人見面了。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自從佛陀創立佛教以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佛教在社會、政治的風險裡,時而安全順遂,時而存在危機,有時獲得帝王的護法,有時遭受政治的摧殘。佛教的興衰存續,始終沒有一個保障,全憑帝王個人的信與不信,左右著整個佛教的興盛昌隆,或是憂悲災難。不論是西方的宗教或東方的宗教,都是一樣的。

就例如在印度的佛教,遇到帝王信仰,佛教就盛行全國;遇到帝王摧殘,佛教就一下子被消滅。佛教傳到中國來,也經過所謂的「三武一宗」、「太平天國」、「文化大革命」等這許多的風雨。因此從古至今,佛教為了生存,就有地宮來保護佛教的文物,藉此延續佛教的命脈。

西元一千年左右,印度教和回教不斷鬥爭佛教,到處毀滅佛教。虔誠的佛教徒,一向崇尚和平,不會跟人鬥爭;不得辦法之下,只有用泥土將許多的佛陀聖地覆蓋起來,成為一座山丘,讓這許多好戰鬥的教派、帝王,無法完全消滅佛法。但是埋進地宮裡的佛教何時出土,時間是百年呢?是千年呢?是數十年呢?就難以料定了。

一千三百年前,中國的玄奘大師巡禮印度這許多佛境,著述了一本《大唐西域記》。書中詳盡記載了他從哪個聖地,走了多少路,再到哪個佛教的聖地。直到一八六一年,考古學家依著這本有如地理雜誌一樣的《大唐西域記》,將埋覆在地下的佛陀聖地,重新挖掘出來。

就像現今的菩提迦耶大塔、祇樹給孤獨園(祇園精舍)等這許多聖地,陸續被發現、修復。一九五六年,印度尼赫魯總理還在菩提迦耶遺址建設了國際佛教中心。假如沒有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就不會知道這些佛教遺址究竟在何處,也就沒有辦法與世人見面了。因此,憑著《大唐西域記》以及信徒的護持,讓印度的佛教聖地在蒙難之時,還能延續保存在地下。

就等於佛教裡,大乘小乘一再爭辯,佛陀自己都說過,多少年是小行大隱時期,多少年是大行小隱時期,多少時是密盛顯隱時期,多少時是顯盛密隱時期。人都有分別心,對聖教是「信則盛,不信則衰」,這也是世間自然的道理。

佛教傳來中國後,在南北朝時期,對北傳佛教的信仰比較虔誠,像北方的敦煌、龍門石窟,這許多有關佛陀的聖地古蹟,在帝王滅佛時就被封閉起來。直到一九○○年,一位看守敦煌莫高窟的王圓祿道士,發現了窟內的佛教文物,轉賣給西方人,這才讓封存已久的佛教藝術珍品,從地下又再出現。這些代表中華文化的瑰寶,從此獲得國際間的重視。

一九八七年,法門寺地宮佛指舍利的出土,是繼秦始皇兵馬俑在陝西出土後,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此外,像北京的《房山石經》,是為了怕佛法被毀滅,就鐫刻石經到地宮裡面;山西的《趙城金藏》,為的也是讓佛教慧命延續不斷,使我們後代弟子對世間無常知所警惕。

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同樣設立了小型的一座座地宮,共四十八座。每一座地宮裡,都收藏了數千件當代的文物產品,待百年後開啟一個,或者是二十年開啟一個,讓幾百年或幾千年後,後人能從地宮出土的文物,研究過往的歷史,承接文化的因緣關係,解決後世找尋歷史的困難。我們這一點愛教的苦心,也是為了中華文化生命的延長,我想大家都能了解其意義。

在中國有許多的高僧大士,假如再有地宮,必然更加相得益彰。就如佛光山目前藉助震旦行陳永泰居士的關係,也有了許多的地宮文物;希望今天大陸上很多的博物館,能夠在建設的時候,也不妨能有這種地宮的設立。讓文化的傳承,不要再受那許多無知暴戾的君主所摧殘,不要再因政治的暴虐而破壞,讓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永遠在世界上大放光明。



十八羅漢

在中國,很講究數據,比方在佛法裡有三藏、十二部、四聖諦、十二因緣,如來有十號、弟子有十大弟子、羅漢有十八羅漢、比丘有千二百五十人。其實,這都是不對的。

比方說,三藏經、律、論;以現在來講,何止只有經、律、論三藏呢?其它的制度、學理,甚至現在的人到處發表論文、論議,這些雜藏、圖畫像、詩歌藏、藝文藏,都已經增加好多了,為什麼還保守的不願意增加呢?一定只能三藏嗎?十大弟子也不止吧!佛陀那麼多有為的弟子,也不只十個,可以替他增加到十二個、二十個,也不要緊。

像道家說: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二十八宿、三十三天、一百單八將,這些數據都不斷在增加,為什麼我們不能替佛法推陳出新,增加一些新的偉人呢?就如十八羅漢,佛陀時代,真的只有十八位證果的大阿羅漢嗎?比丘尼當中沒有成就羅漢的嗎?甚至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像維摩居士、勝鬘夫人,菩薩都有,為什麼羅漢沒有呢?

可以說,佛教太保守,把已經既定的事蹟,就不肯讓人家再增加,這是一種嫉妒的心理,都是保守的、沒有進步的習慣。因此,我覺得不一定只有十八羅漢,現在也可以重新訂定三十六羅漢,只要你有根據,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比丘尼也可以有十大弟子、也有十八羅漢、也有三十六羅漢,甚至一○八位比丘尼羅漢,這有什麼不可以呢?所謂人抬人高,凡是好的事例,都可以多鼓勵宣揚,互相成就進步。

現在很多的黨政衰敗,沒有人才,難道我們也希望佛教沒有人才嗎?我們假如多提倡、多提拔佛教的一些青年才俊,佛教就會興旺。例如,中國有四大名山,悲、智、願、行四大菩薩,朝拜的人,萬萬千千,很是盛況,所以現在不只要四大名山,可以有八大名山、一○八大名山,帶動朝聖的發展,提升信仰的信心,也未嘗不可。

我近來在《人間福報》上,發表了〈世界河海奇觀〉、〈山岳奇觀〉等山、水相關的一筆字。其實,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山、水,我也只能取一瓢飲,說不盡那麼多。但是我知道,佛法都是講無量無邊、無窮無盡,講的都是無限的,那為什麼我們佛弟子,都不照佛陀的大心大量而行,把人世間看成都是無量、無限的,一定只能十八位羅漢嗎?人人都可以成聖成賢,人人都可以成佛,難道還不能成羅漢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