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韓總統李明博就職百日,因經濟、進口美國牛肉問題,及改革方案無效引發民怨,支持率急遽掉至百分之二十一點二、內閣欲總辭之際,美國總統初選大勢底定,將由民主黨歐巴馬、共和黨馬侃角逐白宮,據《今日美國報》及《蓋洛普》民調顯示,改革和經濟議題將左右選情。
回頭看台灣,馬英九能當選總統,人民想改革及振興經濟是關鍵;再看看歐洲,物價高漲、通膨問題引發人民抗議,成為各國領導人嚴峻的課題。
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參選人的歐巴馬,在宣布初選勝出時,形容他的勝利是「國家的決定性時刻」,「就在此刻,我們翻過歷史新的一頁、改變了美國政治」。
但歐巴馬能否入主白宮,道路並非平坦。
目前民調歐巴馬雖略勝一籌,但他有美國人民能不能接受非洲裔總統的種族問題外,馬侃也批評他的從政資歷不夠豐富,缺乏經驗及判斷力,改革方向是空話及錯誤,經濟、能源政策將重蹈布希覆轍。
改革及經濟成為最重要議題,不是沒道理,近年來許多國家政權更迭,即肇因經濟不佳、改革無方,如南韓盧武鉉、泰國臨時政府、台灣的民進黨,日本自民黨也搖搖欲墜。
歐巴馬應已看清這一點,因此藉演說讚揚對手希拉蕊,並呼籲全黨團結,因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儘管風評不好,但任內經濟繁榮卻是事實,因此希拉蕊如能出任他的副手,組成民主黨人期待已久的夢幻組合,除了可爭取白人和女性選票,也必會借重柯林頓的經濟經驗,為自己加分。
美國POLLSTER.COM網站編輯布魯門索就說:「經濟糟糕時,選民就渴望改變,兩黨候選人能代表改革、改善經濟,將成為選戰辯論的主軸。」
可見,種族問題並非美國總統選舉的重點,改革、經濟才是,當民族主義甚至民粹主義,碰上改革及經濟問題,必然會低頭。
馬總統及新政府必須認清這一點,也要以李明博為鑑,在短期間內顯現改革效果、搞好經濟。
劉立仁(台北市耟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