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年歷史的「稇源商號六龜支店」走過六龜原、漢交易的歲月,也是一棟充滿原漢族群共融的建築。圖/高史博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百餘年前的六龜區是採樟及林業的重鎮,當地有熙來攘往採樟腦的腦丁及隘勇線移住人口生活物資的需要,「洪稇源商號」是當地重要的洋雜貨商號,也是原、漢族物資的補充站。走過百年歲月,老屋取得文資身分,更是一棟充滿原、漢交易史的建築。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今天推出「稇源商號六龜支店暨洪氏家族文書史料典藏展」,揭露六龜百年前原、漢交易的發展,也重現昔日當地山產、藤、蓪草、小米及日常用品、食鹽、火柴、紡織品、飾品等物品買賣流通的沿革,具有特殊的歷史意涵。
為提供往來六龜開採樟腦的腦丁、隘勇及其他移住人口必要的生活用品,洪見濤於1912年7月開設「洪稇源商號」六龜支店,買賣雜貨、菸酒及山林物產等。
圖/高史博提供
「稇源商號」六龜支店是棟一樓式的建築,有紅磚屋、土埆磚屋的不同,屋主住於紅磚屋,土埆磚屋提供原住民物品交易的住宿場所。建物外觀歷經滄桑,頂脊、瓦、牆及木構件也有所損壞,但是復原後老屋仍透露出特有的建築風貌。
洪家第四代子弟洪勝林分享家族史指出,洪見濤病逝後,他的曾祖母周蘭接掌店務,展現柔韌堅強的女性力量,早期是六龜家戶知曉的商場女性。隨著時代的更迭,產業式微,雖然商業交易不再,但是百年店家內完好保留當年的交易帳冊、蕃物產資料等,也是原、漢族人共融的記憶。
洪勝林協調家族將「六龜洪稇源商號及洪家史料」約1673項全部移至高史博典藏,這批記錄六龜原、漢交易的史料成了爬梳山城商業發展脈絡的見證,也是南台灣理蕃及授產研究等重要文獻檔案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2022年認證登錄為第三屆「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 」。
圖/記者王淑芬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出席典藏展,感謝洪家後代願意將史料移到高史博,更是未來探索原、漢商業交易族群共融的重要佐證文獻。
高史博代理館長李旭騏表示,「稇源商號」六龜支店提供的史料有助於歷史解讀,也將成為文化路徑戲劇創作素材,更是一本記錄19至20世紀高雄沿山地區的人群互動史。
圖/記者王淑芬
「稇源商號六龜支店暨洪氏家族文書史料典藏展」即日起到202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