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中壢馬祖新村

文/apple |2023.09.18
507觀看次
字級
懷舊搖籃與旗袍,彷彿昨日重現。圖/apple
藍天白雲、紅磚黑瓦,宛如一幅風景畫。圖/apple

文/apple

馬祖新村,也稱為「馬村」、「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所在地並不在馬祖,而是早年為了穩定馬祖前線官兵的軍心,免除其後顧之憂,民國四十三年特地針對眷屬的需要,於桃園中壢設立的眷村。與憲光二村、太武新村,合稱「桃園眷村鐵三角」。

馬祖新村有「桃園將軍村」之美稱,據說是因第一批入住的眷戶裡有不少閃耀的「星星」。之後甚至流傳,只要哪一戶的主人晉升了將官,屋脊便會鑲裹上星星;將官雲集,星星堆滿天,被視為最高榮譽的彰顯。

如今,眷村聚落雖已日漸凋零,但透過眷村遺跡與文化,我們可以認識早期台灣純樸、濃厚的眷村人情味與特色建築,探索外省族群與台灣融合的過往。故眷村的形成、存在,有著其特殊意義與價值。

於是,經過規畫與改造,添注了許多新力量後的馬祖新村,在民國八十七年獲選為全國模範社區,進而躍身為新時代的眷村代表之一。桃園市政府也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於民國九十三年將馬祖新村登錄為歷史建築,是中壢第一個受到文資法保護的眷村,亦是國防部選定的眷村文化保存園區。

漫步馬祖新村,觸目所及不是印象中傳統的籬笆式建築,而是黑瓦屋、紅磚牆、鐵欄杆、綠窗框、木桌椅與小花園,是陽光下的草坪、球場、公園、涼亭、活動中心與禮堂,呈現出一片清新、寫意。

我們還能瞧見古老的電視機、裁縫車、嬰孩搖籃、童玩木馬與精緻的旗袍,還有一些陳舊的鍋碗瓢盆,以及部隊的遷移介紹、文物藝品展示等等,昔日的物品、擺設,彷彿一一訴說著那段塵封久遠的光陰故事……

眷村,是一個獨特的時代產物,也是許多外省族群的精神依歸。馬祖新村全盛時期約有二百二十餘戶,如今雖僅保留了四十四戶,但諸多文創產業進駐後,除了書店、花店、早午餐店、異國美食餐廳及戲院、民宿,每個月也固定有熱鬧的市集,豐富而多元。不但讓馬祖新村的老靈魂增添了蓬勃朝氣,更是眷村活化的具體展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