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師心 點滴法緣(節錄)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文書暨義工會會長) |2023.09.07
5055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與慧屏法師。圖/佛光山提供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文書暨義工會會長)

敬愛的師父,時常深思與您相處的點滴,總成為我心中的一盞明燈,伴我在富足又孤寂的弘法修道路上,學習勇敢地闊步前行、奮起飛揚。我邊憶念您,邊如流水帳般零零碎碎的記下當時場景言談,以供養大眾,有緣者相應者,請隨意自取,定受用無窮,相信只要有益於大眾,師父您必是樂見其成的。

隨師出家 感念師恩浩蕩

出家前,我在佛光青年團的歡迎隊伍中遙望您,青年依序被介紹後都獲得您的點頭稱好。對於我,您僅駐足凝視,叮囑:「要發大心」,隨後便離開。僅四個字,卻如雷貫耳,直通心際。

拜見時,您一句:「要我幫你開示可以,但是你準備好(出家)了沒?」促使我邁上「睜著眼投胎」的出家重生之路!感謝慈悲不棄,連資質駑鈍如我,都納受為徒,提攜照護。平日那師徒之間點滴的法乳潤澤,自是細數不盡,那隻字片語的提點,揚眉瞬目、諄諄教誨的身影,都深植心田,隨時可如電影般重新放映,用一生細細參究!盼來世再續因緣,盡未來際的跟隨。

隨著山中出家歲月的推移,亦承蒙常住慈悲,讓我領了份職,能夠為您栽培、照顧徒眾的那份心,略盡棉薄之力。談到對弟子的養成教育,您說:「佛門裡師父有很多種,有的很努力、認真在教導,念茲在茲緊迫盯人,有的就不一定,很少在管徒弟,任其發展。我就是屬於後者啊,我也懶得管,因為管了也不一定會聽啊!」您雖然口頭上如是說,然在指導徒眾調派的時候,卻說:「你把那位法師,調到那個單位給他去領職歷練。明白說,他不得辦法,做不成功的,你要多幫他。但是那不要緊,給他去感受感受。」我答道:「是啊,師父,不是得到就是學到。說不一定他到那裡會激發潛能,就成功了!」「對的、對的,你去辦吧!」那個口中說懶得管徒弟的您,卻用盡心思,給了弟子最好的成長因緣與環境,更細緻的照顧了弟子的感受顏面。

您也曾在大眾面前說:「那個某某法師很能幹啊!在佛光山排名數一數二的。我就在想,當初我把他送到大學去讀書,大學有這麼厲害嗎?能把人培養到那麼的能幹啊?我想不是,是這位徒眾他自己有本事!」原來當弟子有了成就,就變成是「弟子自己有本事」,跟全心全意給予護持因緣的您「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看著弟子的成就,我相信您比任何人都要歡喜。

愛護人才 凡事給人因緣

您疼惜弟子、愛護人才,總是傾盡所有地給予因緣。記得一次在討論未來佛光山人才培養計畫的時候,您語重心長地說了句:「其實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可遇不可求啊!」您也曾說:「在我看來,佛教裡面人才不夠!」皆能感受到您心心念念「為了佛教」,對佛教未來的發展,急需青年人才投入的那分迫切感,所以對於徒眾、人才,您總是極盡呵護。我想到自己,比起諸多卓越的師兄,真不是塊人才的料,只期許至少能成為常住的一分人力。但您依舊本著「破銅爛鐵也能成鋼」的信念,不捨任何一人,堅信弟子,只要肯發心、依止佛法、活在眾中,就會有光明燦爛的未來!

對於徒眾的醫療照顧,因費用多是一大筆可觀的數字,當我請示原則時,您常會說:「給一點支持幫助不要緊!」身旁或有人會產生不同意見,例如覺得整體徒眾如此之多,若沒有依照規畫的醫療額度,建構常住制度,未來會面臨困境。您卻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再說一次,我們救濟都在救濟了啊!聽得懂嗎?」我答到:「是!不認識的人我們都在慈善救濟了,何況是自己師兄弟,更該照顧。」「對的,但是弟子自己也要有個觀念,雖然常住會照顧你,但也要看你自己對常住貢獻多少?有沒有發心結緣?有沒有在法上用功?幫助了常住多少?不能老想著靠常住,人跟人都是雙向、互相的,要知道你對大眾沒有貢獻,人家自然不會支持你的,怪不得人的。」您如是說。是啊!雖然師父上人您慈悲,但身為弟子的我們,卻不能不知道進退分寸。

除徒眾外,徒眾家屬的照顧,您也很關心,提點道:「我跟你說,在佛光山很特殊,你可以對弟子不好,反正出家人修道,受一點委屈應該的,但是你不能對徒眾的家屬不好,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在佛光山沒有分量,沒有面子。」真是深深佩服您照顧弟子那分圓融周到而細緻的心!

生死淡然 心繫佛教未來

您深知假合的色身終有極限,面對生死總是自在淡然,說:「我早就準備好了,是他們(徒眾)沒準備好。」故您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讓弟子們學習面對。2013年在大覺堂集眾,由侍者讀誦〈真誠的告白〉全文。當眾弟子低聲啜泣拭淚,恭送您回寮時,皆淚眼婆娑、恭敬合掌,不斷訴說需要您的帶領指導,且發願弘揚人間佛教。空氣中瀰漫傷感氣息,您卻在上車後,爽朗地開口:「放心啦,我還沒要走!佛光山的徒弟們,我故意要念給他們聽刺激一下,才可提升道念,發心度眾。」車上弟子,都破涕為笑了,不知是因您的幽默,還是放下了胡思亂想的擔憂。當然也讓我想起在為您推輪椅時,您總心心念念於常住未來的發展:「時代不一樣了,能夠進步就進步,為什麼非得要讓步呢?」縱如自身生死的議題,亦都是您提振常住發展的因緣契機與法門。

2016年術後的幾年,您說了數次:「我星雲大師早該走了,後面這幾年莫名其妙怎麼活下來的我自己都不知道?」現在回想起來,您除了為佛教而留,大概也是為弟子留壽,以成熟弟子吧!?

直至2020年,大殿前的跑香,您依舊不懼病苦,奮力地說:「我眼耳鼻舌都沒有作用了,身體不行了。現在我要感謝你們,你們要來幫忙佛教,我沒有辦法了。」弟子雖連忙接話:「師父您有心啊!」您卻沒有因此中斷,再重複道:「我沒辦法了,希望你們要再發心,為了佛教!這就是我全部的心願,如此而已。」弟子們聽後,都連聲道:「師父您放心,我們一定發心,一定為佛教,一定……」當晚,您重複了三次。我感動之餘,也好奇年輕力壯時的您,比起現在是否嚴格得多?從資深侍者口中得到的答案竟是:「年輕時更具耐心。」對於晚年反而比較嚴格的原因,您說:「我老了,時間不夠了,沒辦法慢慢教,難得師徒見面,一定要直接把問題告訴弟子,他們才能記住……」師父,您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啊!

2023年,您依佛陀宣說世間一切皆成住壞空的真理示寂,帶來震撼教育!佛光弟子除了不捨,卻也展現集體創作、為法忘軀的精神力。我痴心妄想地盼望著您是否會如《法華經‧醫子喻》的故事情節般再次出現,像2013年那次一樣,爽朗地說到:「放心啦,我還沒要走!佛光山的徒弟們,我故意要念給他們聽,刺激一下才可提升道念,發心度眾。」可惜,尚未盼到。

法身舍利 慈悲智慧永傳

您煞費苦心為世間留下的法身舍利《星雲大師全集》,讓弟子們知道,千古輪迴以弘揚傳燈的人,路途不會孤單,只要有心,隨意拾起一本恭讀,都能見聞您正在說法印心。若要問哪一本最好,只要能相應,就是最好的那本;若是您無心,可能翻遍395冊也一無所獲吧。

直至荼毘大典後,我在您真身舍利回山的車隊中,靜靜地感受此生最後一次隨您巡山的時光。才頓感這八天如夢似幻,如同您微笑地宴坐於水月道場,我們全力以赴的成就一場空花佛事。我忽然明白,難怪我未能盼到您再次回來,因為您根本未曾離開啊!沒來沒去,一直都在,而那句:「我還能為你做些什麼?」亦持續迴盪不已,留下無盡的善美因緣,不斷醞釀發酵,流布於世間。

佛教靠我 慧燈不可熄滅

許多人最關心最常問的問題:「星雲大師圓寂了,你們佛光山未來怎麼辦?將何去何從?」其實這個時候,更是您留給整個佛光教團的最後一個自我驗證的因緣,弟子對您所說的佛光新三寶:「佛光山、星雲大師、大眾」有多少信心?是否能堅守「佛教靠我」的信念,繼續負重前行?我想到曾有弟子說:「師父上人,我要生生世世做你的弟子,追隨你。」您反問:「我做得到,你可以嗎?」矢志弘揚人間佛教的約定中,失約的都不是師父。憶及您曾說:「一些離開的弟子會說:『我不回去的話,我的家人或某某人會傷心難過。』他怎麼都沒有想過,他的師父也會傷心呢?」我在旁莫名一股心疼,深感師父對徒弟的心,就如父母對子女般無怨無悔、奉獻付出。縱是幼如沙彌,您也真誠的表達:「你若成材,我願為你犧牲。」真是師恩浩蕩啊!所以此刻我們師兄弟間,更要彼此關懷提攜,更該時時自問:「我還能為常住做些什麼?」

倏忽想起您說:「看一個人是否優秀,就看他是否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該做什麼事情?」此刻當下,我們該在哪做什麼?才能使人間佛教長久與天地同在、大眾共存。畢竟,「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的使命,是每位佛光弟子的本分事啊!

腦中再次浮現開完會後,分秒必爭的您常說的:「好!你們把握時間,快去辦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