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八種境界的風,隨時都在考驗著我們心境對待。當順逆境界來的時候,我們要善用心念去轉化,凡事正面思考,此時,因緣就能隨心而轉,助緣增上,命運即掌握在自己手上。
一個人從小到大,遭逢的境界考驗,可以說不計其數,印證了佛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真理。五月十二日發生在中國四川的大地震,一夕之間,整個災區,滿目瘡痍,形同人間煉獄,讓許多家庭頓失依靠,更陷入了愁雲慘霧之中;但「山河無情,人間有愛。」來自台灣及世界各地的宗教團體、救援物資及關懷愛心,絡繹於途,充分展現世人「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慈悲精神,適時撫慰了受難者創傷的心靈。
日本夢窗疏石禪師:「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干,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世間有八種境界的風,隨時都在考驗著我們心境對待。當順逆境界來的時候,我們要善用心念去轉化,凡事正面思考,此時,因緣就能隨心而轉,助緣增上,命運即掌握在自己手上。
其實,三界之內,萬事萬物的變化演繹,仍離不開「因緣法則」,雖然「因緣」無法完全隨心所欲,是因為它含藏過去世的因,從無明、行支開始,無形的業力就牽引著我們今生的窮通禍福,這是十二因緣的「流轉門」,所謂的「定業」;反之,若能阻斷今生貪取的「因」,了斷生死,即為「還滅門」的觀修;藉由今生的身、口、意行為造作,又決定未來的「果報」,深信因果輾轉相依相生的道理,是如此的微妙,不可思議。所以,了解佛法的人,就可以善用今生身、口、意的行為造作,廣修善業,由心轉化,逐步暫伏惡緣,促使善緣日增。所謂:「命由業轉,業由心轉,心由念轉。」雖然經云:「定業不可轉」,但由此論述,「因緣」仍是可以培植的,善惡由自己決定。
六祖惠能:「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因此,我們這顆「心」,無論要上天堂或下地獄,當然可以由自己主宰。
傳說地獄與天堂之間,僅隔著一道牆,有一天牆被強風吹倒,為了不讓地獄的人跑到天堂去,閻羅王就邀請帝釋天王商量,提議各派三個代表來商討重建築牆事宜,分別是律師、工程師及銀行家,因為律師是要締訂雙方權利義務的法規問題,工程師是要規畫建築工程上的事宜,而銀行家則是要籌措經費的事;閻羅王早就派好人選等著帝釋天的消息,結果等了好久,帝釋天還是派不出這三種人,祂就跟閻羅王回覆說,天堂裡我們找不到這三種人。這雖然只是一個譬喻故事,但卻具有很大的啟迪作用。當然,世間上此三種人不盡然都不好,仍不乏有許許多多身行慈善,心念慈悲之人。
有一個年輕人,因為失戀絕望,想要自殺,在搭公車時,無意間看到車上廣告紙上的一句話而改變了他的一生,這句話是這樣寫的:「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的時候了」。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娑婆世界雖然苦樂參半,不時身心二苦繫縛,但仔細思量,若能運用佛法智慧,觀「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了知眼前一切,都是幻化無常的真相,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又何必執著呢?星雲大師也說:「有佛法,就有辦法。」示現世間外相的苦與樂,淨與穢,完全是自己「心」意識的分別作用;誠如維摩詰經佛國品云:「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當你了悟時,你會照見,這世間不過是一座菩薩遊化的道場罷了!因為貪、瞋、癡、慢、疑;妄想、分別、執著,五欲六塵,大多猶原盤據在凡夫眾生的內心深處,久久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