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傍晚時,門鈴突然響了,開門一看是樓下對門的太太。沒等她開口,我先告訴她:「您家的棉被在我家。」她千謝萬謝的表示,小孫子昨晚尿床,老公一大早就把棉被鋪在門口的機車上,接著一家人外出上班、上學,根本就忘了晒棉被的事。中午聽到打雷聲老公才想起,打電話問起這件事,結果因不知道鄰居們的電話無法聯絡。
她下了班急忙趕回來,沒看到棉被,鬆了一口氣。拿鑰匙要開門時,才發現我貼的紙條,知道棉被在我家,特地過來取回並道謝。
我告訴她,中午我下樓收掛號信,當時天空已烏雲密布,我正好看到她家門口晒著棉被。我心想會不會是忘了收,連忙按了電鈴,卻無人回應,就把它抱回家,再留下紙條。
其實我們雖然住得近,但我因工作忙,每天早出晚歸的,和鄰居也沒什麼互動,即使為鄰多年,我還不知道怎麼稱呼她?不過我還是順手幫了忙,讓她很訝異。
住在大樓裡,雖然大家難得見面,但是有時聽到外送員一直按鄰居電鈴,卻未得到回應時,我都會開門探頭問一下,可以代收嗎?除了重要文件,必須本人簽收之外,我經常幫鄰居簽收不同的包裹或掛號信,並在對方門上留下紙條告知。
常覺得,能比鄰而居是緣分,適時的盡點微薄之力也是應該的,既可免去送貨員在大熱天來回奔波,也可讓鄰居安心,一舉數得樂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