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長期肩關節疼痛到連舉手和梳頭髮都困難,被診斷罹患退化性肩關節炎。圖/中正骨科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退休的陳老師,年輕時常高舉右手寫黑板字,長期造成肩關節疼痛,晚上也難以入眠,舉手梳頭髮、穿衣服都很困難,經診斷是罹患退化性肩關節炎,後來接受反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右手可高舉也解除了疼痛感。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骨科醫師廖志祥今天指出,門診有很多民眾因疼痛就醫,經陳老師主訴是過去常寫黑板致右手麻痛到連穿衣服、梳頭髮都覺得痛。陳老師認真保健,疼痛仍未緩解,經醫院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肩關節退化,於是她接受反式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
廖志祥說,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肩關節由球狀的肱骨頭與肩窩關節盂組成,其穩定度是由肌肉及軟組織提供。但隨著年齡增長,日積月累過度使用、磨損,年長者的旋轉肌變得無力,甚至旋轉肌破裂後,造成肩關節不穩定,就會導致手臂無法舉高。
他指出,反式人工肩關節在國外行之多年,近年引進台灣,藉由與傳統人工肩關節相反的特殊設計,把關節盂變成球頭,肱骨端變成凹窩,置換後可避開受損的旋轉肌腱,而改由三角肌來恢復肩關節功能,讓患者舉起手臂。
圖/中正骨科提供
廖志祥強調,反式人工肩關節有助於減輕關節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讓肩部恢復正常功能,舉手、提重物都沒有問題,更重要的是讓患者可以過正常的生活,免於痠痛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