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今日辦理「偏鄉共享運輸成果發表及跨部會資源整合研討會」,部長王國財致詞。圖/交通部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加強偏鄉建設,實現交通平權」為交通部重要政策之一,交通部部長王國材表示,偏鄉交通平權自107年起推動,目前全台164個鄉鎮共有433條公共運輸路線,而現今檢討路線是否符合當地民眾需求,未來「幸福巴士2.0」會透過科技媒合,持續完善偏鄉公共運輸。
偏鄉人口密度低,傳統運輸業者難以提供便利的公共運輸服務,老人很難就醫、小孩上學不易,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暨參事王穆衡提到,偏鄉佔全台土地3分之2 ,但人口只有10%,若要達到偏鄉交通平權,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人本交通,縮小城鄉差距,交通部說明,自107年起試辦創新運輸服務「噗噗共乘」,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想法,推行具有彈性、點到點、預約、共享的交通服務,盼能滿足偏鄉地區民眾就學、就養以及就醫等基本民行需求。
此外,透過掌握在地乘車需求、整合在地資源、納入多元車輛及在地司機,以及輔導在地非營利組織建立偏鄉多元車輛共享運輸,提供有溫度的在地微型公共運輸服務並達到地方創生,王國材表示,過去曾到新竹縣尖石鄉看到年長者透過噗噗共乘服務到文健站共餐,沒有噗噗共乘,年長者很難前往參與社會活動。
目前交通部集結其他部會、運輸業者、在地創生團體、法人團體、社會大眾等,協助在地政府推動幸福巴士、幸福小黃以及噗噗共乘等具有彈性的即時交通服務,以期「解決偏鄉交通不便」議題,以達「交通平權」目標,未來將持續積極透過整合跨部會交通資源、公私協力、媒合在地運具與當地居民,將共乘、彈性的服務方式推廣至偏鄉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