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紡紗奈米技術 助盲人重見光明 林奕榮 |2023.08.25 語音朗讀 115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英國科學家把電紡紗奈米技術應用於創建3D支架,培養視網膜細胞。圖/取自opticianonline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先進國家患者喪失視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黃斑部病變,但英國科學家已開發出把「電紡紗」(electrospinning)奈米技術應用於創建3D支架的方法,可培養視網膜細胞;這項突破,可望造福全球數百萬名黃斑部病變患者。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RU)皮爾蕭涅克(Barbara Pierscionek)博士帶領的團隊,一直在研究如何生產能夠保持健康和活力達150天的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研究人員運用奈米技術治療黃斑部病變。圖/取自modernretina網站據醫學報告,黃斑部是視覺形成重要部位之一,是位於視網膜上的一個橢圓形區域,直徑約0.5公分,也是光線透過眼球後,影像最後聚焦的位置。黃斑部下方的單層六角形細胞,就是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細胞具有調節視網膜新陳代謝,提供氧氣和養分及代謝廢物,吸收感光細胞無法吸收的光線,防止光線散射及傷害眼睛功能,但人體無法再生這種細胞。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歐美地區失明的首要原因。圖/取自opticianonline網站ARU的報告指出,黃斑部病變會導致RPE細胞細胞受損,進而讓視力惡化。在歐美地區,與年齡相關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失明的首要原因。AMD的生成原因,與遺傳疾病、高度近視、眼球外傷、感染、免疫所引起之發炎反應,及老年性退化等有關,其中以老年性病變占多數。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未來幾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發病率料將持續攀升。研究人員推測,預計到2050年,光是歐洲地區就有7700萬人罹患程度不一的AMD。高齡化時代來臨,未來幾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發病率將持續攀升。圖/取自economictimes網站ARU的研究團隊表示,治療AMD的有效選項之一是讓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細胞重新生長;過去幾年,ARU的團隊持續研究如何有效把這種細胞移植到眼睛裡;皮爾蕭涅克博士表示,拜奈米科技進步之賜,研究團隊成功把「電紡紗」技術用來製造一種支架,能讓RPE細胞可以在其上生長。她說,這項進展,有可能徹底改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療法。「電紡紗」是使用電荷從液體製造高分子奈米纖維的技術,利用高壓靜電將聚合物溶液或熔體製備成微米或奈米級纖維,可應用於組織工程、生物感測器、過濾、傷口敷料、藥物傳輸和酵素固化等領域。皮爾蕭涅克博士指出,過去的研究已經成功利用多功能幹細胞培育出視網膜節細胞,並形成有視神經傳導功能的視神經結構,但這個過程是在平坦的表面上生長細胞,而不是在類似於視網膜膜的表面上,也導致細胞移植的效果受限。ARU研發的3D支架,透過一種稱為「丙酮氟洛皮質醇」(Fluocinolone Acetonide)的類固醇處理後,能避免出現發炎症狀,且增加細胞的韌性,促進眼細胞生長;這些特點,有助未來進一步開發用於移植的眼部組織。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生物醫學科學家艾德波溫(Biola Egbowon)表示,最新成果證實這種支架在再生醫學中的潛力,也應進行更多研究,解決與人體組織的生物相容性問題。 前一篇文章 教育部投入近2億 協助高中職充實教學設備 下一篇文章 夏末2場天文奇景 土星衝、超級藍月將現蹤 熱門新聞 01響應零飢餓 日光寺廣贈公益米2025.10.1002佛光山大明寺、宏法社 獲頒苗栗縣績優宗教團體2025.10.1003【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2025.10.1004香港佛光緣美術館 唐代宮廷服飾復原展2025.10.1005輝達進駐北士科 可專案設定地上權 2025.10.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2-22025.10.1007【人間小品】 歲月的浪淘沙2025.10.1008【美味食光】交換早餐2025.10.1009【生活快門】全台最老郵筒2025.10.1010施莫會2025.10.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光復清淤收尾 防颱撤離計畫就位公園交通專區 寓教於樂高市6大地標 披上粉色燈光友善親子 高鐵寧靜車廂研擬彈性化新壽解約補償 輝達願概括承受 作者其他文章教宗方濟各辭世 享壽88歲大谷貼身翻譯涉賭案 彙整事件始末一次看美聯準會官員對物價受控有信心 稱2%通膨目標達成在望2024年H&P護照排名 這些國家並列榜首 台灣35名赴日旅遊大受歡迎 記住這些漢字讓你暢行無阻《全球金融》2023富國排名 台灣躍居14高於中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