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不分老少 一加一大於二

陳玲芳 |2023.08.21
523觀看次
字級
圓夢計畫發表會與唐寶寶互動。圖/元大公益提供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圓夢,不分老少!」今年暑假,元大金控元大文教基金會全員蓄勢待發,與第七屆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的八個獲選單位,在大台北地區、桃園、苗栗、台中、南投、花蓮展開一連串包括高齡創藝、青銀童跨齡共學、唐寶寶與身心障礙小天使的圓夢挑戰等,既豐富又精采的志工服務活動,期能展現「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第七屆圓夢啟程發表會,七月中旬發表八個嶄新公益教育計畫,與元大志工團服務培力需求,吸引企業志工攜家帶眷報名,七屆累計服務人次達一萬五千人,成為有志之士圓公益教育夢想,與企業、校園實現「社會責任」之公益平台。

高齡藝術與社區走讀

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第七屆獲選的八個團體,從近百個圓夢徵件中脫穎而出,包括台灣銀粉村環境藝術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關愛者協會、社團法人台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兒少玩心教育協會、南投縣地方產業群聚發展協會、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桃園市私立心燈啟智教養院、新北市平溪區龍安社區發展協會。

獲選第七屆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的台灣銀粉村環境藝術協會與高齡藝術家。 圖/台灣銀粉村環境藝術協會

其中,有木藝國手放棄教職、專注傳承手工家具技藝,打造留鄉產業,台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理事長王嘉納透過計畫,期望帶領留鄉青年鍛鍊成長,站上亞洲手創展的國際舞台。

台灣銀粉村環境藝術協會、新北市平溪區龍安社區發展協會、南投縣地方產業群聚發展協會,則以慢城、美景、人文風情,吸引設計師、金融業背景人才,留在社區打拚。

如用藝術與食農校育,連結高齡長者與青少年及學童,在苗栗縣南庄鄉引進日本「草間流藝術」開啟高齡藝術,讓新北市平溪區不僅只有天燈,南投中興新村與眾不同的青銀童社區走讀,共同發掘地方觀光產業特色與文化保存。

中華民國唐氏症關愛者協會、桃園市私立心燈啟智教養院,則不約而同期望以繪畫、陶土、太鼓與舞蹈等多元方式,適性啟發唐寶寶與身心障礙小天使們的藝術潛能,並期望在疫情過後,終於能帶大小孩子們走出去。

新北市平溪區龍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明賢(圖後排置中),邀請留鄉青農攜手規劃食農教育課程,陪伴平溪長者與十分國小學童共學,從產地到餐桌的山藥料理,到社區綠化、藝術展覽等多元課程,增進對家鄉的認同,也期待大眾看見平溪的不僅是天燈。圖/新北市平溪區龍安社區發展協會

善的能量持續循環

桃園市私立心燈啟智教養院院長黃晏枝說,疫情期間為了保護孩子健康,住在教養院的院生雖然有充足的照料與課程活動,但非常缺乏外界刺激、且經常想家,今年加入計畫課程經費外,因為有元大志工加入,終於可以實現「一日遊」的計畫,也期望透過「一對一」陪伴,帶來有別以往的深度體驗。

唐氏症關愛者協會副處長陳能玲表示,透過計畫支持課程,期望在成果發表時能展出60幅唐寶寶畫作,而這些繪畫、皮革吊飾也會以義賣方式,讓「善的能量」持續循環,幫助孩子們自立的過程中,也增加自信。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將與元大合作投入培育藍染與植物染種子教學志工,讓孩子增進美感欣賞與文化感受力,預計在台中10所高中職與國中小推動染織工藝體驗教學,讓地方染織工藝向下札根傳承。圖/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今年最年輕的圓夢團隊,為台灣兒少玩心教育協會,是一群四年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時期,走進台北市文山區安康社區做兒少服務的畢業生,一路留下來陪伴迷途少年至今,「孩子們說,很想要成為廚師,他們有一個煮飯給窮人吃的夢想。」團長蕭羣諭,分享計畫的起心動念。

選擇申請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的原因,是看到經費補助之外,還有企業志工合作,預計在一連串餐飲培力課程後,透過擺攤以及社區公益辦桌行動,來實現「兒少餐飲培力」的成果與夢想,也期待在地餐飲店家、學校與志工陪伴的凝聚力,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愛的力量」。

快速複製圓夢力量

圓夢計畫發表會大合照。圖/元大公益提供

元大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荊蓀表示,「計畫有時,圓夢無限!」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今年除了增額至8單位,更將秉持「永續、增能」的升級能量,打造動力公益平台,每一屆獲選的圓夢單位都是Dream Big元大公益圓夢計畫大家庭的成員。

圓夢計畫年年參與徵選數創新高,因此近兩年持續增加徵選名額,累積至今年共協助45個單位,希望讓「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快速複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