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散步養神

文/清.慈山居士 |2023.08.19
1857觀看次
字級

文/清.慈山居士

坐久則絡脈滯,居常無所事,即於室內時時緩步,槃旋數十匝,使筋骸活動,絡脈乃得流通。習之既久,步可漸至千百,兼增足力。步主筋,步則筋舒而四肢健;懶步則筋攣,筋攣日益加懶。偶展數武(武:半步),便苦氣乏,難免久坐傷肉之弊。

欲步先起立,振衣定息,以立功(「立」功,站立動腿臂,可參考〈導引〉品)諸法,徐徐行一度。然后從容展步,則精神足力,倍加爽健。《荀子》曰:「安燕而氣血不惰」,此之謂也。

飯后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蠡海集》曰:「脾與胃俱屬土,土耕鋤始能生殖,不動則為荒土矣,故步所以動之!」《琅嬛記》曰:「古之老人,飯后必散步,欲搖動其身以消食也,故后人以散步為消搖(消搖:逍遙)」。

《遵生八箋》曰:「凡行步時,不得與人語,欲語須住足,否則令人失氣。」謂行步則動氣,復開口以發之,氣斷續而失調也。雖非甚要,寢食而外,不可言語,亦須添此一節。

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謂。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須得一種閑暇自如之態。盧綸詩:「白雲流水如閑步」是也。《南華經》曰:「水之性不雜則清」。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此養神之道也,散步所以養神。

偶爾步欲少遠,須自揣足力,毋勉強。更命小舟相隨,步出可以舟回,或舟出而步回,隨其意之所便。既回,即就便榻眠少頃,并進湯飲以和其氣。元微之詩云:「黽勉還移步,持疑又省躬。」即未免涉於勉強矣。

春探梅、秋訪菊,最是雅事。風日晴和之時,偕二三老友,搘筇(搘:支撐;筇:手杖)里許,安步亦可當車。所戒者,乘興縱步,一時客氣為主,相忘疲困,坐定始覺受傷,悔已無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