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陽光‧綠樹‧野花 張又然 顏淑女 再見小樹林

◎周旻樺  |2008.05.31
2577觀看次
字級

這場不同於一般的新書發表會,作家與畫家真情分享自己的寫作與繪畫過程,感動了現場的讀者。

兒童讀物插畫家張又然,握著畫筆細細的描繪生命中深刻的記憶,而這份記憶卻像是屬於大家的記憶一般,如此深深的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2008年5月18日,是星期日下午,在金石堂信義店五樓不算太大的空間裡,張又然與嚴淑女為大家說《再見小樹林》這本書。這場不同於一般的新書發表會,在格林出版社的安排下,作家與畫家真情分享自己的寫作與繪畫過程,他們以自己的成長過程為基調,藉著創作過程的發展,感動了現場的讀者。

拾掇年少生活記憶

故事內容是由陽光、綠樹、野花交織而出的心靈樂園,提供男孩小綠寬闊的想像空間,自由的遊逛其中。沒想到,這個秘密基地一夕之間被大人給摧毀了:樹林不見了,高樓出現了。而這樣的事情,不斷的在每個角落發生。小綠失去了小樹林,而我們失去了什麼?

格林出版社願意尊重創作者的「進度」,提供最大的創作空間,因為認同:「這是一個忠實傳達人類大自然共生的環保觀念,以及歌頌植物旺盛生命力的大地繪本,傳遞尊重自然,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觀念,也讓我們反思現代文明帶來的污染和災害。」

而小綠就如同畫家張又然的翻本,一直不斷的保護著心中的小樹林。說起了這個故事的原由,張又然認真的表示:「……這本再見小樹林其實講的是,在文明建設與生態保育的抉擇下,身在其中的無力感與矛盾。故事是根據我年少時期一段受傷的記憶所寫成的,是一次個人生命經驗的再反芻,雖已事隔多年,但今天再談起,那傷還是會痛。」

張又然出生於台北市景美區,同年時候的景美還十分屬於大自然,回溯童年記憶中住家附近樹林,這一段美好記憶正是他繪製這本書的最大動力。而回憶中參雜著太多的生活細節與情感,他細細咀嚼,在笑與淚中,費時四年才完成這本自己與大地生命交融的繪本。

在閱讀現場,張又然分享給大家的不只是《再見小樹林》這本書,最吸引人的是他從高中以來就相當有心的以相機紀錄下自己的生活環境,包括他家所經營的小小雜貨店,甚至那一個個令人懷念的糖果罐,與母親談天的鄰家媽媽……。他把這點點滴滴,以細緻線條和渲染的技巧呈現在畫面上;精細勾勒出濃密葉片下的神秘森林,層次豐富,意涵深刻,極巧妙的傳達了森林共生的環保觀念,從孩童的角度披露自然與人的關係,並傳遞尊重自然,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觀念。

傾聽 生命互動消息

作者嚴淑女融入主角的世界,陪著張又然進出故事核心,幾度感動不能自己,她說:「我們總是以人為本位,以為不就是樹嘛!可是那也是動物們的秘密基地,也是大樹小草的生存空間。當大人用力踢著樹幹說:『這又不是你家的。』小男孩說:『這是我們大家的。』大家,包含了自然萬物,而不是只有人而已。人類以為砍了一小片樹林沒什麼,這樣的事情不斷在每個角落發生。小綠失去了陪伴他成長的小樹林,我們失去了什麼呢?在本書最後的小圖,留下了我們的想望和給讀者的空間。」嚴淑女說她寫到上面的對白,幾乎落淚;讀到這兒,讓我們看到孩子心靈空間的寬大,他們果然更接近「合光同塵,與物無忤」,曾經是兒童的成人,那顆明珠般的心,只是逐漸被塵勞封鎖了吧。「這是我們大家的。」與其說是怒吼,不如說是請命,是嘹喨的晨鐘。

嚴淑女語重心長的說:自然生態的保育在近幾年來因為媒體的報導、電影的曝光,加上環境的改變,身為地球人的我們也漸漸自覺,如何從最貼近身邊的社區做起,該怎麼做才能保護綠地?

出生於近代的孩子,樹林和動物會不會也成為他們生命中無法抹去,甚至影響甚深的童年記憶?張又然與嚴淑女的《再見小樹林》,引人深思。本書結尾出現的是小綠發現窗台上花盆裡的種子發芽了,這綠綠的嫩芽,讓他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小樹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能讓現今的孩子見到一片小樹林,那麼,將來,孩子的孩子們,必然可以看見一片大樹林──人類與大自然眾生的共同秘密基地。

張又然與嚴淑女一直是兒童讀物創作的好搭擋,近期作品包括獲2003「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並入選2003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的《春神跳舞的森林》,寫的是春神化現在阿里山的朵朵櫻花上;以及2007年以原著名為主題的《少年西拉雅》,

2008年又推出兩人合作的新書《再見小樹林》。張又然的繪畫創作如此精采,因為他的作品細細宣說著宇宙內美麗的「生命互動消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