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展出科技專案研發技術。圖/記者吳亭頤拍攝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2023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於今(27)日開幕, 展會分成19個展區,涵蓋多個產業上下游領域,共有19個國家、800個參展商和2000個攤位參與,規模突破以往,經濟部今年首度成立技術處專館,整合工研院、生技中心、食品所,展出9項創新技術,涵蓋蛋白質降解藥物、替代食材、再生醫學、核酸藥物等。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提及兩項技術成果,其一是工研院開發出的「前列腺癌蛋白質降解新療法」,因前列腺癌是2021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五名,更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治療後腫瘤細胞常會產生抗藥性,進而惡化復發,復發後五年內的存活率低於三成。
目前透過科技專案開發出蛋白質降解新療法,不僅是國內第一個具口服藥效的蛋白質降解藥物,對於更嚴重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其藥物結構就像追蹤器,能偵測辨認並結合致病蛋白,再將致病蛋白貼上標籤,有利於人體清除致病蛋白,且適用大多數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病患。
其二,經濟部科技專案開發出全球首創的「新穎肌理化植物肉技術」,使用大豆蛋白、小麥蛋白製作,具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蛋白質,且無須加入額外的黏著劑、品質改良劑等添加物,植物肉就有「真肉口感」。
近期風行全球的植物肉,預估在2025年市場價值將成長至279億美元,而臺灣植物肉產品有近八成外銷,已融入國際產業鏈,此技術已量產並將於今年底前規劃設立衍生新創公司。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經濟部為推動生醫產業發展,4年投入百億進行前瞻技術研發,包括核酸藥物、細胞治療、數位醫療、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等四大領域,希望透過科技專案打造台灣成為「創新生物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