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字的組織結構,可以將部分移置主體架構之外,而意義不受影響,兩者的字形雖然不同,但是字音和字義完全不變。具有這種特性的字,數量不多。
談到闊字,有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
楊修,字德祖,東漢弘農人(今河南省靈寶縣南),好學有奇才,才智出眾。建安中,被薦舉為孝廉,後拔為曹操主簿,深受曹操器重,同時也頗為曹操嫉妒。東漢中期,曹操營建府第,完工後遷入前,曹操攜同楊修等人前往視察驗收。進入新府第,曹操被許多人簇擁著參觀廳堂、房舍、樓台、亭閣,欣賞前庭後院假山魚池。他一語不發,只是頻頻點頭,面有喜色。
一行人來到正門入口處停了下來,曹操吩咐左右備筆墨前來,他捉筆濡墨,隨手在大門上,寫了一個斗大的「活」字,然後擲筆登車而去,給負責督造監工的官員留下一團疑惑。
眾人百思不解,誰也不知道曹操是什麼意思?迫不得已,總督造大員親自登門求教楊修,希望他能指點。楊修聽了便說:「宰相不是留下指示才離開的嗎?」來人說:「宰相甚麼也沒有說就驅車返府了,指示從何而來?」楊修含笑說:「門上所寫活字,意指門太闊,何不改窄些,以從臣相之意。」來人大悟,修改之後,果然符合曹操的心意。
另有某地方小官,率兵卒十餘人駐守要隘,曹操巡訪至駐地,見守官負責盡職,兵卒亦備戰不懈,適值鄉紳奉獻美酒一罈,曹操便在酒罈上寫一「合」字,留酒驅車匆匆離去。守關小官未敢擅作主張,不知如何是好,於是輾轉託人請教楊修。楊修指出:酒是丞相犒賞給全體的,因為丞相已經明確指示大家「人一口」,請所有駐戍官兵,一同享受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