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天地皆是文章

星雲大師 |2023.07.10
2459觀看次
字級
好比哲人有言,人永遠無法站在同一條河流的岸邊,只有催促自己把握因緣,邁開腳步,不斷往前走出去,才能積極開創未來。圖/unsplash

唐朝詩人李白說:「大塊假我以文章。」信手拈來,無不是他撰寫文章的好題材。身處天地之間,我們也要時時讓自己的身心走出家庭、走出團體,走到大自然,接觸大自然,寬大心胸,從大自然無數的內容裡,體會學習之道,提煉文章教材。如何觀察?有以下四點意見提供:

第一、觀晚霞悟其無常:晚霞如詩如畫,美得讓人心醉。觀晚霞綺麗多變,卻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假如能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悟到無常,你就曉得要求自己不斷的改變進步;你能悟到無常,就知道一切因緣不等待、不停留。好比哲人有言,人永遠無法站在同一條河流的岸邊,只有催促自己把握因緣,邁開腳步,不斷往前走出去,才能積極開創未來。

圖/unsplash

第二、觀白雲悟其捲舒:天上悠遊的白雲,有厚的、有薄的;它像鳥、像花,隨意變化各式各樣形態,多超然、多自由。觀看白雲舒捲自如,因為「雲無心以出岫」。面對生活的每個當下,你能體會白雲的任意飛舞,逍遙自在,學習白雲的舒捲自如,飄逸灑脫,不再為周遭的芝麻小事,計較掛心,我們便能隨緣放曠,隨遇而安了!

第三、觀山岳悟其靈奇:看山岳,高低不同;觀奇峰,崎嶇不平,你能感受它縱橫起伏的壯美,領悟它靈秀挺拔的氣概嗎?蘇東坡瀏覽廬山時寫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近看嶙峋,遠眺巍峨,遠近不同;正觀高拔,側看蜿蜒,每看各異。對應世間,從什麼角度看待事物,自然也會有什麼風光呈現。假如你能從靜觀山岳,看出它靈奇偉岸,心中一定也能擁有恢弘的氣度。

圖/unsplash

第四、觀河海悟其浩瀚:目光如豆,只會讓生命變得狹隘;眼光短淺,只會讓生活變得窄迫。生命必須含藏包容,才能獲得寬闊;生活要能縱橫發展,才能獲得生機。你看,水碧連天,海天一色,海的無邊無涯,多具包容性。你觀河海廣闊,那種洶湧奔騰、浩瀚無垠,不正能擴大我們的心胸嗎?能像河海一樣,在世間上,又怎會不寬容?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斤斤計較的呢?

徐志摩曾說,想要醫治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清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負擔,就會輕鬆了。」身處都市樊籠的現代人,身心如何獲得抒發?只要走出去,走到大自然,就是滌淨心靈的良藥。無怪乎,古代詩人文豪,多愛以大自然為題,縱情期間,自我排遣。所謂「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故說天地之間,皆是啟發心靈的文章,造就人生的練達。

第一、觀晚霞悟其無常, 
第二、觀白雲悟其捲舒,
第三、觀山岳悟其靈奇, 
第四、觀河海悟其浩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