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善緣 連結滾滾紅塵

文/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2023.07.04
1943觀看次
字級

文/邱立本(《亞洲週刊》總編輯)

寶島在政治風雨中,總可以找到宗教情懷的慰藉。即便台灣近年處在政治兩極化的漩渦中,但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仍可以彌補意識形態的鴻溝,展現社會上的正能量,在一定程度內,消弭暴戾之氣。

這也是因為星雲大師的慧根與修煉,提升台灣的普世情懷。每當台海兩岸與全球各地爆發災難,星雲大師帶領的佛光山僧信二眾都派出救援隊伍,出錢出力,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那些長期在權力鬥爭旋風中的政客,也要對星雲大師的理想肅然起敬。

但星雲大師的魅力還在於他延續了中華文化的火炬, 照亮了近年台灣「去中國化」的夜色。在佛教的價值光譜中,他其實深得「儒釋道合一」的中華文化精髓,不只是靠佛經的詮釋,而是回歸生活的本質,回歸人性向善之心,推動一個善用組織力量的宗教力量,超越了台灣的地理限制,進入了全球華人社會的千家萬戶,也進入全球化的人心中。



當前台海的危局,正是星雲大師晚年最關切的,念茲在茲,都要極力化解。大師與兩岸領導人都有緣分,可以扮演微妙的橋梁的角色。他的支持者對於兩岸和平都有強大的期盼,要扭轉乾坤,化干戈為玉帛。

但星雲大師所依仗的不僅是高層的政治人脈,而是靠他對很多普通人的感召。他的團隊長期以來展現一種獻身的精神,廣結善緣,得道多助,在全球都有一種獨特的軟實力。

而軟實力也面對地緣政治的硬實力挑戰。星雲大師在生命中的最後歲月,目睹台海突變為「全球最危險的地方」,自然痛心疾首。不過他所播下的人間佛教的善緣,正是溫柔對抗暴烈的載體,在全球化的格局中發揚光大。

全球化就是人才、資金、技術與理念的流動,穿越各種政治與心理的界限。人間佛教的種子近年在全球華人社會茁壯成長,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思想力量,就是要將人心的善,延伸到更多陌生人的群體中,形成了細胞分裂式的擴散,以無私化解自私,以生命贏得生命,成為一段又一段的傳奇。

善緣也在神州大地延伸,人間佛教的力量也在不同省分發芽,催生了新的動力,推動社會的變革,在於回歸個體的修煉,反求諸己,落實一個更和諧的社會,而不是被汲汲營營的逐利心態所綁架,陷入慘烈鬥爭的深淵。

這都是星雲大師留下的思想遺產。他的人間佛教的理念,告別了過去佛教只是遁跡山林的「出世」,而是不辭勞苦的「入世」,進入滾滾紅塵中,雨露均霑,讓眾生驀然回首,看到利他主義的理念仍在燈火闌珊處。



(轉載自《亞洲週刊》2023年第7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