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學習的利益

星雲大師 |2023.06.30
2626觀看次
字級
即使在壯年的時候還是要學習,因為「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圖/Unsplash

做人,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不斷有成就。古人專一心志,勤於學問,就能學到許多的利益。

學習的態度也非常重要,對人要謙虛,待人要有禮貌,學技能,學道德,學智慧,學處事,都要聞教則喜。怎麼學習呢?以四點說明:

第一、少而學,則壯而有為:一個人在少年的時候,應該要愛惜光陰,愛惜學習的機會。隋朝末年,煬帝下詔度僧,年僅十三歲的玄奘,即前往應試,並立下宏願,要「遠紹如來大法,近光佛陀遺教。」玄奘因為少年勵志而學,到了壯年時即成就非凡,是中國偉大的佛學家、譯經家、外交家、地理學家。

圖/Unsplash

第二、壯而學,則老而不衰:人生到了壯年,不可輕言滿足,或認為已經超過學習的年齡,而自我局限,不肯進步。即使在壯年的時候還是要學習,因為「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宋朝蘇洵,年二十七歲才開始發奮為學,和其子同時攻讀,終究成為唐宋散文大家之一。所以學習永遠不嫌晚,人生需要不斷學習,才不會提早被時代淘汰,被知識拋棄。

第三、老而學,則思而不休:人老了更要學。有很多的老年人倒不是因為年齡老化而被遺棄,最主要的是思想太過頑固,以有限的知識學問趕不上這個大時代。
釋迦牟尼佛在娑羅雙樹間即將涅槃之前,年已一百二十歲的須跋陀羅,還拖著老邁的身體前去問道,他聽佛陀講說八正道,並於當晚出家受戒,淨修梵行,入夜未久,即成阿羅漢,在佛陀之前先取滅度,為老年學習思而不休,留下榜樣。因此年老了還要再學習,才能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和時代的精神吻合。

圖/Unsplash

第四、思而學,則融而貫通:學習,不但是少年學,壯年學,而且時時都要學,若能不斷學習,擴大學習的範圍,則在技能上,學問上,道德上都會有進步。只要肯學,就能把世間法、出世間法融會貫通。如果今生肯學,不但今生能有成就,未來的生命必能增加智慧。

所以「學習的利益」有四點:

第一、少而學,則壯而有為,   
第二、壯而學,則老而不衰,
第三、老而學,則思而不休,   
第四、思而學,則融而貫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