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林太太懷孕四個月,近一個月總覺喉嚨癢,一癢就咳不停,夜晚臥睡時則咳得更厲害,原本以為是感冒,但毫無其他感冒症狀,經中醫師診斷,並非感冒,而是胃食道逆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蔡沛芳指出,多數人一聽到咳嗽,直覺就是感冒。若久咳就會認為是氣管不佳,甚至有人會想到肺結核。其實,除了呼吸系統的毛病會造成咳嗽外,胃食道逆流也會使人咳嗽。
醫師給予林太太香砂六君子湯和胃健脾,酌加理氣降逆藥,服用一周後,咳嗽改善五成,再加以甘露飲清胃熱滋養胃陰服用一周後,咳嗽尚餘二成,且症狀緩和許多。
她說,正常食物吃下去是從嘴、喉嚨、食道、胃一路順下去,食道與胃間有一個賁門括約肌,這個括約肌通常會收縮著,只有吞嚥、打嗝、嘔吐才會張開,只讓食物下去、不會上來。若胃內食物或消化液向上逆流時,即所謂的「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症狀因人而異,有些人完全沒有感覺,或只覺得肚子悶脹、消化不良,但胃口、排便都正常。也有人因胃酸逆流刺激喉嚨而發癢,一癢就咳,尤其是躺下更明顯;典型症狀則是上腹部心窩處有燒灼感,即俗稱的「火燒心」,而有的人則會嘔酸水、打嗝及脹氣。
蔡沛芳說,菸、酒、咖啡會影響胃酸分泌及賁門功能,高脂、高熱量食物會減慢胃排空,易造成胃食道逆流。而過緊的腰帶、褲子、體重過重,或喜歡吃完飯馬上躺下的人,也易發生胃食道逆流。孕婦則可能因胎兒上頂到胃,造成局部結構暫時改變而使胃酸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