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賴台生嘉義報導】國人喜歡使用中藥補湯與藥膳鍋進補,但卻隱藏健康危機。醫師表示,火鍋與中藥補品湯汁,含高量鉀離子、鈉離子與普林,不適合腎臟病、高血壓慢性病患。而來路不明的中藥補品與藥酒,也潛藏重金屬、馬兜鈴酸毒性成分,會危害腎臟健康。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腎臟保健中心主任醫師蔡宏斌表示,火鍋中的海鮮與肉類、動物內臟富含蛋白質,經高溫持續烹煮,會在湯汁釋放大量鉀離子。一般人以為火鍋中加入蔬菜能均衡飲食,但對腎臟病患卻有害;因紫菜、海帶、空心菜、菠菜、茼蒿、香菇皆為高鉀蔬菜,屬於水溶性鉀離子,易在熬煮中被釋放於湯汁裡,腎臟病友應對火鍋湯禁口。
他說,腎衰竭病患本身無法完全代謝鉀離子,一旦血液累積過多鉀離子,會干擾心臟跳動,嚴重者可能造成休克、死亡。由於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若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與易倦怠症狀,應速就醫檢查。
此外,腎臟病患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比率較高,除了應注意限制鉀、鈉、普林的攝取,也須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營養師徐婉玲建議,高血壓、腎臟病患食用火鍋或中藥補品,應選擇清湯或盡可能勿喝湯,尤其是濃厚的肉骨鍋、昆布鍋、麻辣鍋湯底更要忌口。而薑母鴨、羊肉爐湯中的高量鹽分,易使水分囤積體內,增加腎臟負擔。燉補的中草藥如當歸、四物也含高量鉀,腎臟病患應適量食用。